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粒子可控分布及形态调控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常用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逾渗理论第14-19页
        1.2.1 经典逾渗理论第14-15页
        1.2.2 逾渗阈值降低方法第15-19页
    1.3 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9-21页
        1.3.1 电场第19-20页
        1.3.2 剪切力场第20页
        1.3.3 磁场第20-21页
    1.4 低逾渗、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1 低逾渗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第21-22页
        1.4.2 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第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2-25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1.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2章 超低渗透阈值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5-43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9页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26页
        2.2.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3 测试与表征第27-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41页
        2.3.1 隔离结构导电网络的形成第29-33页
        2.3.2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第33-35页
        2.3.3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第35-37页
        2.3.4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第37-39页
        2.3.5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第39-41页
    2.4 本章结论第41-43页
第3章 磁性自组装对聚丙烯/聚乙烯/四氧化三铁共混物的形态控制第43-67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9页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45页
        3.2.3 iPP/(LLDPE+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5-47页
        3.2.4 iPP/(LLDPE+Fe3O4+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7页
        3.2.5 测试与表征第47-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64页
        3.3.1 iPP/(LLDPE+Fe3O4)复合材料的形态变化第49-55页
        3.3.2 机械性能第55-60页
        3.3.3 流变性能第60-63页
        3.3.4 iPP/(LLDPE+Fe3O4+MWCNTs)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分析第63-64页
    3.4 本章结论第64-67页
第4章 低磁场诱导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中镍粒子的取向:显著且可调的导电各向异性第67-83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实验部分第68-72页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68页
        4.2.2 实验仪器第68-69页
        4.2.3 测试与表征第69-7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2-82页
        4.3.1 纳米Ni排列的PCL/Ni复合材料的导电各向异性第72-75页
        4.3.2 隔离结构的PLLA/PCL/MWCNT/Ni复合材料的形态第75-76页
        4.3.3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的导电各向异性第76-79页
        4.3.4 隔离结构复合材料中可调的导电各向异性第79-82页
    4.4 本章结论第82-83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聚异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于对映体析晶
下一篇:聚苯胺/白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