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白云岩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勘探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5-16页
    1.6 取得成果认识第16-17页
第2章 地质概况第17-32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7页
    2.2 区域构造特征第17-21页
        2.2.1 区域构造特征第17-19页
        2.2.2 区域构造演化第19-21页
    2.3 区域地层特征第21-25页
        2.3.1 地层特征第22-23页
        2.3.2 地层对比及展布规律第23-25页
    2.4 区域沉积特征第25-32页
        2.4.1 沉积背景第25页
        2.4.2 沉积相类型第25-30页
        2.4.3 沉积相展布特征第30-32页
第3章 龙王庙组储层特征第32-49页
    3.1 岩石学特征第32-37页
        3.1.1 白云岩第32-34页
        3.1.2 灰岩第34-36页
        3.1.3 过渡类岩石第36-37页
    3.2 储层物性特征第37-39页
    3.3 储集空间类型第39-42页
        3.3.1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第39-40页
        3.3.2 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第40-41页
        3.3.3 溶孔和裂缝第41-42页
    3.4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42-47页
        3.4.1 压实、压溶作用及特征第42-43页
        3.4.2 胶结作用及特征第43-44页
        3.4.3 溶蚀作用及特征第44-45页
        3.4.4 破裂作用及特征第45-46页
        3.4.5 白云岩化作用第46-47页
    3.5 储层成岩作用模式第47-49页
第4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性第49-67页
    4.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49页
    4.2 主量元素特征第49-50页
    4.3 微量元素特征第50-55页
        4.3.1 Sr、Ba和Sr/Ba第50-53页
        4.3.2 Fe、Mn第53-55页
    4.4 稀土元素特征第55-60页
    4.5 碳氧同位素特征第60-63页
    4.6 锶同位素特征第63-64页
    4.7 白云岩成因分析第64-67页
第5章 储层控制因素第67-72页
    5.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第67-68页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68-72页
        5.2.1 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68-69页
        5.2.2 保持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69-70页
        5.2.3 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裂缝启动条件研究
下一篇:高分子聚合物流变特性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