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自由权利的哲学思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29页 |
第一节 “性” | 第14-19页 |
一、什么是性? | 第14-15页 |
二、“性”的类型 | 第15-17页 |
三、性别认同: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性取向、性偏好和性吸引 | 第19-22页 |
一、什么是性取向? | 第19-20页 |
二、性偏好与性吸引 | 第20-21页 |
三、性取向的类型及其复杂性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同性恋及其自由权利 | 第22-29页 |
一、同性恋和性取向自由 | 第23-24页 |
二、同性恋自由权利的保障 | 第24-26页 |
三、个性自由与解放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依据 | 第29-45页 |
第一节 现实依据 | 第29-40页 |
一、国内外同性恋现状调查 | 第29-31页 |
二、社会文化背景探究 | 第31-36页 |
三、同性恋形成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 | 第36-40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40-45页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的关注 | 第40-42页 |
二、西方哲学对自由和生命的思考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有限性 | 第45-58页 |
第一节 性解放的哲学反思 | 第45-50页 |
一、性规范的转变 | 第45-47页 |
二、“中国式”性解放 | 第47-49页 |
三、同性恋解放运动 | 第49-50页 |
四、性取向自由与性解放 | 第50页 |
第二节 性自由的哲学思考 | 第50-53页 |
一、性自由的含义 | 第50-51页 |
二、性自由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三、性取向自由与性自由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同性恋人群的伦理困境 | 第53-58页 |
一、同性恋与艾滋病 | 第53-54页 |
二、酷儿理论 | 第54-56页 |
三、拟态环境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实现 | 第58-66页 |
第一节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实现措施 | 第58-62页 |
一、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识与自我约束 | 第58-59页 |
二、社会对公众的教育与引导 | 第59-60页 |
三、法律制度的保障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同性恋自由权利的实现与社会进步 | 第62-66页 |
一、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的转变 | 第62-63页 |
二、社会宽容与尊重 | 第63-64页 |
三、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和谐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