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烯醇还原酶的饱和有机酸的生物合成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名词缩写表第1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烯醇还原酶简介第17-20页
        1.1.1 烯醇还原酶简介第17页
        1.1.2 烯醇还原酶的分类第17-18页
        1.1.3 烯醇还原酶的作用机制第18-19页
        1.1.4 烯醇还原酶的应用第19-20页
    1.2 芳香族化合物第20-24页
        1.2.1 莽草酸途径中的酶第20-22页
        1.2.2 芳香有机酸的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2-24页
    1.3 己二酸第24-30页
        1.3.1 己二酸的应用第25-26页
        1.3.2 己二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6-28页
        1.3.3 粘糠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8-30页
    1.4 立题目的及意义第30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常规实验方法第33-43页
    2.1 仪器第33页
    2.2 试剂第33页
    2.3 培养基第33页
    2.4 基因组的提取第33-34页
    2.5 质粒提取第34-35页
    2.6 PCR第35-36页
        2.6.1 克隆PCR第35页
        2.6.2 验证PCR第35-36页
    2.7 酶切第36页
    2.8 DNA产物的回收第36-37页
        2.8.1 液体回收第36页
        2.8.2 胶回收第36-37页
    2.9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7-38页
    2.10 连接和转化第38页
    2.1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39页
        2.11.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化学法)第38-39页
        2.11.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电转法)第39页
    2.12 OD_(600)测定细胞浓度第39页
    2.13 使用Red重组技术进行基因敲除第39-40页
    2.14 使用厌氧操作台第40-41页
    2.15 His标签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41-43页
        2.15.1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41页
        2.15.2 细胞的破碎第41页
        2.15.3 蛋白纯化第41-42页
        2.15.4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2-43页
第三章 对羟基苯丙酸的生物合成第43-61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4-50页
        3.2.1 菌种第44页
        3.2.2 培养基第44-45页
        3.2.3 质粒的构建第45-48页
        3.2.4 通过体内酶活测试筛选ER第48-49页
        3.2.5 转化实验第49页
        3.2.6 生物合成HPPA第49页
        3.2.7 HPLC检测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3.3.1 筛选烯醇还原酶第50-55页
        3.3.2 表达策略对酪氨酸转化为HPPA的影响第55-57页
        3.3.3 通过改造苯丙氨酸高产菌获得香豆酸高产菌株第57-58页
        3.3.4 构建HPPA的生物合成途径第58页
    3.4 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苯丙酸的生物合成第61-85页
    4.1 前言第6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1-67页
        4.2.1 菌种和培养基第61-63页
        4.2.2 质粒的构建第63-65页
        4.2.3 肉桂酸添加实验第65-66页
        4.2.4 转化实验第66页
        4.2.5 生物合成3PPA第66页
        4.2.6 辅酶再生系统第66-67页
        4.2.7 共培养系统第67页
        4.2.8 RED同源重组第67页
        4.2.9 HPLC检测第6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7-83页
        4.3.1 肉桂酸为底物时CaER的体内酶活测试第68-69页
        4.3.2 表达策略对苯丙氨酸转化为3PPA的影响第69-71页
        4.3.3 通过改造苯丙氨酸高产菌获得肉桂酸高产菌株第71-73页
        4.3.4 构建3PPA的生物合成途径第73页
        4.3.5 辅酶再生系统第73-75页
        4.3.6 转速对产量的影响第75页
        4.3.7 共培养对产量的影响第75-78页
        4.3.8 优化启动子的研究第78-81页
        4.3.9 RED同源重组实现3PPA的生物合成第81-83页
        4.3.10 酶的固定化研究第83页
    4.4 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己二酸的生物合成第85-101页
    5.1 前言第85-86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6-89页
        5.2.1 菌种和培养基第86-87页
        5.2.2 质粒的构建第87-88页
        5.2.3 转化实验第88-89页
        5.2.4 己二酸的生物合成第89页
        5.2.5 共培养对己二酸产量的影响第89页
        5.2.6 HPLC检测第8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9-98页
        5.3.1 添加粘糠酸的体内酶活测试第90-91页
        5.3.2 添加水杨酸的生物转化实验第91-92页
        5.3.3 构建新的己二酸生物合成途径第92-94页
        5.3.4 共培养对己二酸产量的影响第94-95页
        5.3.5 血红蛋白对己二酸产量的影响第95-96页
        5.3.6 戊烯二酸的生物合成第96-98页
    5.4 小结第98-10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7页
附录1 候选烯醇还原酶与RgTAL序列第117-127页
附录2 gapA, vgb,fdh1, T7 RNAP序列第127-131页
附录3 bcer序列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5-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页
导师简介第137-139页
附录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形态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响应型荧光聚合物光子晶体的构建及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