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模具论文

辊筒模具形状精度在位检测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7页
        1.2.1 辊筒模具超精密车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技术研究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形状误差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分析第20-21页
    2.3 回转轴线运动学分析第21-25页
        2.3.1 回转轴线平均线的确定第22-23页
        2.3.2 回转轴线运动误差计算第23-25页
    2.4 圆柱形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原理第25-30页
        2.4.1 三点法径向回转误差分离第25-27页
        2.4.2 导轨运动误差分离原理第27-29页
        2.4.3 圆柱形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第29-30页
    2.5 变截面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原理第30-35页
        2.5.1 回转运动误差分离原理第30-32页
        2.5.2 两点法导轨运动误差分离第32-34页
        2.5.3 变截面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分离第34-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评定及补偿加工技术研究第36-51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形状误差评定算法研究第36-43页
        3.2.1 截面圆度和偏心误差评定算法第36-39页
        3.2.2 导轨运动误差直线度评定算法第39-40页
        3.2.3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评定方法第40-43页
    3.3 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第43-46页
        3.3.1 超精密数控车床误差补偿方法第43-44页
        3.3.2 误差补偿数据分析第44-46页
    3.4 基于慢刀伺服的误差补偿加工第46-50页
        3.4.1 慢刀伺服车削原理第46-47页
        3.4.2 刀具路径生成算法研究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测量及补偿加工实验研究第51-6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第51-55页
        4.2.1 测量数据导入模块第52页
        4.2.2 数据处理模块第52-54页
        4.2.3 误差评定模块第54-55页
        4.2.4 误差补偿模块第55页
    4.3 辊筒模具形状误差在位测量实验验证及分析第55-62页
        4.3.1 回转运动误差分离第57-59页
        4.3.2 导轨运动误差分离第59-60页
        4.3.3 被测截面圆度误差分离第60-61页
        4.3.4 圆柱度测量与评定第61-62页
    4.4 误差补偿实验验证第62-67页
        4.4.1 第一次误差补偿结果分析第62-65页
        4.4.2 第二次误差补偿结果分析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SGA-Ⅱ的精冲工艺参数优化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高强钢热冲切模具的磨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