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1-30页 |
第一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述 | 第11-14页 |
1 定义和分类 | 第11-12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3 诊断和评估体系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 动物模型的分类 | 第14-16页 |
2 周围性疼痛模型的发展 | 第16-18页 |
3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 | 第18-19页 |
4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炎症反应机制 | 第20-26页 |
1 胶质细胞 | 第21-22页 |
2 转录因子核因子κB | 第22-23页 |
3 细胞因子 | 第23-24页 |
4 趋化因子 | 第24页 |
5 Toll样受体4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脉冲射频治疗 | 第26-30页 |
1 射频治疗概述 | 第26页 |
2 脉冲射频的临床应用 | 第26-27页 |
3 脉冲射频的镇痛机制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4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1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0-32页 |
3 实验总体流程图 | 第32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32页 |
2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 不同实验动物组的处理 | 第33-34页 |
4 疼痛行为学测试 | 第34-35页 |
5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背根神经节NF-κB、TNF-α及IL-6的表达 | 第35-36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36-41页 |
1 50%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MWT) | 第36-38页 |
2 冷板累积抬足时间 | 第38-39页 |
3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 | 第39-41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41-44页 |
1 SNI的疼痛行为学改变 | 第41-42页 |
2 脉冲射频对SNI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冷触诱发痛的影响 | 第42-43页 |
3 SNI术后及脉冲射频治疗24h后NF-κB、TNF-α、IL-6表达变化 | 第43-44页 |
第五节 总结 | 第44-45页 |
第六节 不足和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58页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3-55页 |
附录二 根据Dixon方法改良的k值表 | 第55-57页 |
附录三 实验图片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