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吲哚C2,C3-环化去芳构化及氧化扩环反应研究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吲哚C2,C3-环化去芳构化反应 | 第9-19页 |
1.2.1 吲哚C2,C3-分子内环化去芳构化反应 | 第9-14页 |
1.2.2 吲哚C2,C3-分子间环化去芳构化反应 | 第14-19页 |
1.3 吲哚氧化扩环反应 | 第19-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吲哚与a-溴代腙类化合物的[4+2]环化反应研究 | 第23-30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3页 |
2.2 研究设想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29页 |
2.5 实验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I2/TBPB催化氧化体系下吲哚与腙类化合物的[4+2]环化反应研究 | 第30-37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0页 |
3.2 研究设想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35-36页 |
3.5 实验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Cu催化吲哚的氧化扩环与脒的分子间环化反应构建苯并[1,3,5]三氮杂环辛酰胺化合物 | 第37-45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37-38页 |
4.2 研究设想 | 第38-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4.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42-44页 |
4.5 实验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Cu/O_2体系促进烯胺羰基化合物对2-芳基吲哚的扩环反应:区位选择性合成苯并1,5-二氮杂环辛酰胺衍生物 | 第45-52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45页 |
5.2 研究设想 | 第45-4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5.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50-51页 |
5.5 实验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6.1 总结 | 第52-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第七章 实验部分 | 第55-112页 |
7.1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7.1.1 仪器 | 第55页 |
7.1.2 试剂 | 第55-56页 |
7.2 自制试剂 | 第56-58页 |
7.2.1 α-溴代腙的制备 | 第56-57页 |
7.2.2 对甲苯磺酰腙的制备 | 第57页 |
7.2.3 2-苯基吲哚的制备 | 第57-58页 |
7.3 实验步骤 | 第58-59页 |
7.4 化合物的表征 | 第59-108页 |
7.5 单晶数据 | 第108-109页 |
7.6 本文合成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硕士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21-122页 |
附录一: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122-130页 |
附录二: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