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5-16页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16-17页 |
1.4.2 不足 | 第17-18页 |
2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 | 第18-24页 |
2.1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1.2 金融效率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2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法研究 | 第20-24页 |
2.2.1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2.2.2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概述 | 第21-24页 |
3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现状 | 第24-30页 |
3.1 江西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3.1.1 江西农村金融现状 | 第24-26页 |
3.1.2 江西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2 江西新农村建设现状 | 第27-30页 |
3.2.1 江西新农村建设历史进程 | 第27-28页 |
3.2.2 江西新农村建设现状 | 第28-30页 |
4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配置效率实证评价 | 第30-39页 |
4.1 因子分析 | 第31-34页 |
4.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1页 |
4.1.2 因子分析适合度检验 | 第31页 |
4.1.3 确定公共因子 | 第31-32页 |
4.1.4 旋转因子 | 第32-33页 |
4.1.5 因子得分及其排名 | 第33页 |
4.1.6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4.2 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4.2.1 相关分析实证 | 第35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4.3 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4.3.1 建立回归模型和指标选取 | 第36-37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4 实证小结 | 第38-39页 |
5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 第39-49页 |
5.1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原则 | 第39-40页 |
5.1.1 目标性 | 第39页 |
5.1.2 系统性 | 第39页 |
5.1.3 科学可行性 | 第39页 |
5.1.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第39-40页 |
5.2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5.2.1 投入指标 | 第40-41页 |
5.2.2 产出指标 | 第41页 |
5.3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5.3.1 三阶段DEA测评 | 第41-46页 |
5.3.2 多组合DEA模型分析 | 第46-47页 |
5.4 实证小结 | 第47-49页 |
6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52页 |
6.1 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以缩小农村与金融部门间的需贷、需保空间 | 第49-50页 |
6.2 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导向完善江西农村金融体系 | 第50-51页 |
6.3 活化农村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构建需求--反馈的快速通道 | 第51页 |
6.4 营造更适应金融着陆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7.1 结论 | 第52-53页 |
7.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表 | 第57-60页 |
附表1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各年度情况汇总表(2004-2014年) | 第57-58页 |
附表2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指标数据一览 1 | 第58-59页 |
附表3 金融支持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指标数据一览 2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