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诊断学论文

量子点生物传感膜快速同步定量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肿瘤标志物第12-15页
        1.1.1 肿瘤标志物及临床应用价值第12-14页
        1.1.2 多种肿瘤标志物同步定量检测的必要性第14页
        1.1.3 理想肿瘤标志物的选择第14-15页
        1.1.4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第15页
    1.2 免疫层析技术第15-23页
        1.2.1 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第15-17页
        1.2.2 传统免疫层析技术第17-18页
        1.2.3 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第18-22页
        1.2.4 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第22-23页
        1.2.5 免疫层析技术发展态势第23页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量子点-抗体偶联物的制备与鉴定第25-39页
    2.1 实验器材第25-26页
        2.1.1 实验材料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2.1 多色量子点的选择第26页
        2.2.2 量子点-抗体偶联物的制备第26-28页
        2.2.3 量子点与抗体偶联条件探索第28页
        2.2.4 量子点-抗体偶联物的鉴定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2.3.1 多色量子点荧光光谱检测第29-31页
        2.3.2 量子点与抗体最佳偶联条件第31-34页
        2.3.3 量子点-抗体偶联物鉴定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量子点生物传感膜定量检测AFP的研究第39-50页
    3.1 实验器材第39-40页
        3.1.1 实验材料第39页
        3.1.2 实验仪器第39-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2.1 量子点生物传感膜的制备第40页
        3.2.2 建立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第40-41页
        3.2.3 量子点生物传感膜有效性的验证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3.3.1 对各部件处理的必要性第42-43页
        3.3.2 AFP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第43-46页
        3.3.3 样品恢复率测定第46页
        3.3.4 量子点生物传感膜与ELISA试剂盒检测AFP临床样品比较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同步定量检测AFP和CEA的研究第50-65页
    4.1 实验器材第50-51页
        4.1.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4.1.2 实验仪器第51页
    4.2 实验方法第51-54页
        4.2.1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的制备第51-52页
        4.2.2 主要实验参数的优化第52-53页
        4.2.3 交叉反应实验第53页
        4.2.4 建立AFP和CEA同步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第53页
        4.2.5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有效性的验证第53-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4.3.1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同步定量检测原理第54-57页
        4.3.2 最优参数选择第57-60页
        4.3.3 交叉反应实验结果第60-61页
        4.3.4 AFP和CEA同步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第61-62页
        4.3.5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检测AFP和CEA标准品第62-63页
        4.3.6 多色量子点生物传感膜检测AFP和CEA临床样品第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全文总结第65页
    5.2 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莫诺苷对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影响及莫诺苷载药微球制备和缓释性能研究
下一篇: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