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绪论 | 第12-24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2-15页 |
1.1.1 全球能源危机 | 第12-13页 |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情况 | 第13-14页 |
1.1.3 光伏电池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 硅的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3 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方法 | 第16-20页 |
1.3.1 太阳能级多晶硅传统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2 太阳能级多晶硅新工艺的发展 | 第18-20页 |
1.4 熔盐电解制备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1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20-21页 |
1.4.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2-24页 |
2.实验部分 | 第24-33页 |
2.1 熔盐体系与电解温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7页 |
2.3 实验测试方法介绍 | 第27-30页 |
2.4 实验流程 | 第30-31页 |
2.5 电解样品分析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CaCl_2-CaF_2-CaO-SiO_2体系基础物性的研究 | 第33-43页 |
3.1 钙盐体系热失重率的测定 | 第33-34页 |
3.2 钙盐体系初晶温度的测定 | 第34-36页 |
3.3 钙盐体系密度的测定 | 第36-38页 |
3.4 钙盐体系电导率的测定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CaCl_2-CaF_2-CaO-SiO_2体系中制备Mg-Si合金的工艺研究 | 第43-58页 |
4.1 热力学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4.2 电流强度与反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 第44-47页 |
4.3 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判断 | 第47-48页 |
4.4 电解温度与反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 第48-49页 |
4.5 电解时间与反电动势之间的变化 | 第49-50页 |
4.6 加料周期的研究 | 第50-51页 |
4.7 电解温度与电流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4.8 电流强度与电流效率、Si析出量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4.9 电解时间与电流效率、Si析出量之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4.10 恒电流电解制备Mg-Si合金及其表征 | 第54-56页 |
4.10.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54-55页 |
4.10.2 金相显微镜结构分析 | 第55页 |
4.10.3 SEM显微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CaCl_2-CaF_2-CaO-SiO_2体系中Si(Ⅳ)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58-68页 |
5.1 循环伏安法 | 第58-62页 |
5.2 方波伏安法 | 第62-63页 |
5.3 计时电流法 | 第63-65页 |
5.4 计时电位法 | 第65-66页 |
5.5 开路计时电位法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CaCl_2-CaF_2-CaO-SiO_2体系中Si(Ⅳ)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68-80页 |
6.1 线性扫描伏安法 | 第68-70页 |
6.2 反转计时电位法 | 第70-71页 |
6.3 方波伏安法 | 第71-72页 |
6.4 计时电流法 | 第72-75页 |
6.5 开路计时电位法 | 第75-77页 |
6.6 稳态极化法 | 第77-78页 |
6.7 恒电位电解提取Si及沉积物表征 | 第78-7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7.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