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兴奋点研究及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8-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3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研究概况第10-13页
        1.3.1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2 研究评述第12-13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3-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3-15页
        2.1.1 古典园林第13页
        2.1.2 现代园林第13-14页
        2.1.3 园林景观第14页
        2.1.4 兴奋第14-15页
        2.1.5 景观兴奋点第15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5-18页
        2.2.1 园林美学第15-16页
        2.2.2 环境心理学第16-17页
        2.2.3 行为心理学第17-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兴奋点设计研究第19-31页
    3.1 设计手法第19页
        3.1.1 直观立意景观设计第19页
        3.1.2 隐藏立意景观设计第19页
    3.2 影响兴奋点产生的因素第19-30页
        3.2.1 观景主体因素——人第20-22页
        3.2.2 观景客体因素——景第22-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实例研究第31-47页
    4.1 留园中园林景观兴奋点第31-34页
        4.1.1 留园概况第31页
        4.1.2 入口长廊第31-32页
        4.1.3 山水园林景观第32-33页
        4.1.4 山林园林景观第33-34页
    4.2 沧浪亭中园林景观兴奋点第34-36页
        4.2.0 沧浪亭概况第34页
        4.2.1 沧浪亭第34-35页
        4.2.2 翠玲珑第35-36页
    4.3 网师园中园林景观兴奋点第36-38页
        4.3.1 网师园概况第36页
        4.3.2 宅邸景观第36-37页
        4.3.3 园林景观第37-38页
    4.4 拙政园中园林景观兴奋点第38-41页
        4.4.1 拙政园概况第38页
        4.4.2 听雨轩第38-39页
        4.4.3 玲珑馆第39-40页
        4.4.4 香洲第40-41页
    4.5 调查问卷第41-46页
        4.5.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第41页
        4.5.2 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第41-43页
        4.5.3 观赏者对古典园林景观兴奋点感知的分析第43-45页
        4.5.4 调查问卷结论分析总结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现代园林景观兴奋点设计现状研究第47-51页
    5.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第47-48页
    5.2 现代园林景观兴奋点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48-50页
        5.2.1 现代园林景观兴奋点设计存在的不足第48-49页
        5.2.2 现代园林景观兴奋点设计存在不足的原因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兴奋点研究及对现代园林的影响第51-56页
    6.1 人第51-53页
        6.1.1 大众审美第51-52页
        6.1.2 现代园林审美第52-53页
    6.2 景第53-55页
        6.2.1 对景观营造的借鉴第53-55页
    6.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7.1 研究结论第56页
    7.2 研究不足第56-57页
    7.3 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第62-65页
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市商业综合体灰空间景观研究
下一篇:“淘气谷”儿童户外游乐场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