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44页 |
1.1 动力学拆分 | 第8-20页 |
1.1.1 手性及手性化合物的意义 | 第8页 |
1.1.2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8-9页 |
1.1.3 动力学拆分简介及发展进程 | 第9-16页 |
1.1.3.1 标准动力学拆分 | 第10-14页 |
1.1.3.2 动态动力学拆分 | 第14-15页 |
1.1.3.3 平行动力学拆分 | 第15-16页 |
1.1.4 二茂铁衍生物的动力学拆分 | 第16-20页 |
1.1.4.1 酶催化二茂铁衍生物的动力学拆分 | 第16-17页 |
1.1.4.2 非酶催化二茂铁衍生物的动力学拆分 | 第17-20页 |
1.2 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0-36页 |
1.2.1 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2 钯催化C-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1.2.2.1 苯系芳环C-H键的烯基化反应 | 第21-25页 |
1.2.2.2 杂芳环C-H键的烯基化反应 | 第25-29页 |
1.2.3 二茂铁衍生物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 | 第29-36页 |
1.2.3.1 锂化定位法 | 第30-32页 |
1.2.3.2 环金属化法 | 第32-33页 |
1.2.3.3 二茂铁衍生物C-H键活化法 | 第33-36页 |
1.3 论文立题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第二章 钯催化的不对称氧化Heck反应对 α-取代氨甲基二茂铁的动力学拆分 | 第44-66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动力学拆分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45-49页 |
2.3 底物拓展 | 第49-52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52-56页 |
2.4.1 仪器与试剂 | 第52-53页 |
2.4.2 底物的合成与鉴定 | 第53-56页 |
2.4.3 通过钯催化的不对称氧化Heck反应对 α-取代氨甲基二茂铁的动力学拆分实验具体操作 | 第56页 |
2.5 动力学拆分产物的鉴定 | 第56-63页 |
2.6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图 | 第66-9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