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外交 | 第12-19页 |
1.1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 | 第12-15页 |
1.1.1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的概述 | 第12-13页 |
1.1.2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特点 | 第13-15页 |
1.2 传统外交方式的表现形式 | 第15-18页 |
1.2.1 多边外交 | 第15页 |
1.2.2 元首外交 | 第15-16页 |
1.2.3 公共外交 | 第16-17页 |
1.2.4 经济外交 | 第17页 |
1.2.5 预防外交 | 第17-18页 |
1.3 传统外交无法与时俱进 | 第18-19页 |
1.3.1 建立外交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 第18页 |
1.3.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新形态的精深概括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发达国家及中国在新型外交中的表现 | 第19-28页 |
2.1 夫人外交 | 第19-24页 |
2.1.1 第一夫人的定义及法律地位 | 第19页 |
2.1.2 夫人外交的理论归属、特点及表现形式 | 第19-21页 |
2.1.3 夫人外交在国际关系间的作用 | 第21-24页 |
2.2“庄园外交”新创举 | 第24-26页 |
2.2.1 庄园外交定义 | 第24页 |
2.2.2 庄园外交的特点 | 第24-25页 |
2.2.3 庄园外交的历史演变 | 第25-26页 |
2.3 其他外交新形态 | 第26-28页 |
2.3.1“高铁外交”─总理成为代言人 | 第26页 |
2.3.2“熊猫外交” | 第26-27页 |
2.3.3“运动外交”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元首外交形式的重要依据及意义 | 第28-37页 |
3.1 元首和元首外交 | 第28-30页 |
3.1.1 元首外交的历史演化 | 第28-30页 |
3.1.2 新时期的元首外交 | 第30页 |
3.2 元首外交的独到之处、功用、途径及作用 | 第30-35页 |
3.2.1 元首外交的独到之处 | 第30-31页 |
3.2.2 元首外交的效用 | 第31-32页 |
3.2.3 元首外交的途径 | 第32-33页 |
3.2.4 多元化的元首外交 | 第33-35页 |
3.3 元首外交成为“主力武器”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开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篇章 | 第37-40页 |
4.1“习奥会”的种种目标 | 第37-38页 |
4.1.1 重新定义中美两国在世界的地位 | 第37页 |
4.1.2 美国下象棋,中国下围棋 | 第37-38页 |
4.2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 | 第38-39页 |
4.3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 第39-40页 |
4.3.1 提前铺路 | 第39页 |
4.3.2 外交新形态不拘形式且十分务实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