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于DSP的自动对花和自动印花控制方案设计 | 第15-29页 |
2.1 平网印花机工作过程简介 | 第15-16页 |
2.2 基于DSP的电机变频控制原理 | 第16-18页 |
2.3 基于DSP的电机变频控制方案及其实现 | 第18-28页 |
2.3.1 电机“变时钟”控制方案原理 | 第18-20页 |
2.3.2 电机“变时钟”控制方案具体实现 | 第20-26页 |
2.3.3 伺服电机闭环控制方案及实现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平网印花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29-42页 |
3.1 上位机和对花偏差检测模块简介 | 第29-30页 |
3.2 下位机简介 | 第30-31页 |
3.3 电机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第31-35页 |
3.3.1 电机控制资源分配 | 第31-32页 |
3.3.2 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及其硬件实现 | 第32-34页 |
3.3.3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及其硬件实现 | 第34-35页 |
3.4 下位机串口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35-36页 |
3.5 开关量管理模块硬件设计 | 第36-37页 |
3.6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 第37-38页 |
3.7 存储扩展模块硬件设计 | 第38-39页 |
3.8 硬件电路的电磁干扰及其解决办法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平网印花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2-53页 |
4.1 F2812 DSP软件开发环境 | 第42页 |
4.2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 第42页 |
4.3 平网印花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2-52页 |
4.3.1 下位机软件总体架构 | 第42-43页 |
4.3.2 主程序软件设计 | 第43-45页 |
4.3.3 初始化模块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4.3.4 数据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4.3.5 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4.3.6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第49-51页 |
4.3.7 系统诊断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电机运动曲线的Matlab仿真 | 第53-66页 |
5.1 电机运动曲线仿真概述 | 第53页 |
5.2 电机升降频曲线仿真模型构建 | 第53-59页 |
5.3 基于“定时钟”方案的电机频率曲线仿真 | 第59-62页 |
5.4 基于“变时钟”方案的电机频率曲线仿真 | 第62-63页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平网印花机控制系统的测试 | 第66-78页 |
6.1 平网印花机控制系统测试平台 | 第66-69页 |
6.2 基于等效惯量的伺服电机带载测试平台 | 第69-70页 |
6.3 电机速度曲线实验 | 第70-77页 |
6.3.1 电机测速原理 | 第70-72页 |
6.3.2 伺服电机转速/电压标定 | 第72-73页 |
6.3.3 带载伺服电机运动控制性能实验 | 第73-74页 |
6.3.4 带载伺服电机定位精度实验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成果 | 第78-79页 |
7.3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