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风力发电技术概述 | 第10-15页 |
1.2.1 风力机特性 | 第11-12页 |
1.2.2 定桨距和变桨距控制 | 第12-14页 |
1.2.3 恒速恒频与变速恒频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2.双馈系统运行理论 | 第16-27页 |
2.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 第16-17页 |
2.2 DFIG的数学模型 | 第17-23页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DFIG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2.2 坐标变换理论 | 第19-22页 |
2.2.3 dq坐标系下的DFIG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3 风力机的最大风能捕获 | 第23-26页 |
2.3.1 风能的分布 | 第23-24页 |
2.3.2 风能的计算 | 第24页 |
2.3.3 风能最大捕获原理 | 第24-26页 |
2.3.4 风力机数学模型 | 第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3.双PWM变换器的研究 | 第27-43页 |
3.1 双PWM变换器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网侧PWM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3.3 网侧PWM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2页 |
3.3.1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3.4 网侧PWM变换器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3.5 机侧PWM变换器的控制及运行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3.5.1 DFIG矢量控制的概述 | 第36-37页 |
3.5.2 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6 机侧PWM变换器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7 电网电压波动下的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3.8 小结 | 第42-43页 |
4.双馈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及实际案列 | 第43-62页 |
4.1 低电压穿越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 第43-44页 |
4.1.1 电网跌落故障 | 第43页 |
4.1.2 电网跌落特征及危害 | 第43页 |
4.1.3 应对电网故障的措施 | 第43-44页 |
4.2 低电压穿越技术 | 第44-46页 |
4.2.1 低电压穿越系统 | 第44-45页 |
4.2.2 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 | 第45-46页 |
4.3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 | 第46-49页 |
4.3.1 风场实际情况及风机基本信息 | 第46-47页 |
4.3.2 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 | 第47-49页 |
4.3.3 低电压穿越的基本逻辑 | 第49页 |
4.3.4 保护定值设置 | 第49页 |
4.4 1.5MW变流器与丹控低穿调试指南 | 第49-53页 |
4.4.1 设置电机参数 | 第49-50页 |
4.4.2 进行单步调试 | 第50-53页 |
4.4.2.1 预充电 | 第50-51页 |
4.4.2.2 供电调试 | 第51页 |
4.4.2.3 励磁 | 第51-52页 |
4.4.2.4 并网 | 第52-53页 |
4.5 低电压穿越测试 | 第53-58页 |
4.5.1 测试流程图 | 第53页 |
4.5.2 测试设备 | 第53-55页 |
4.5.3 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55-58页 |
4.6 大河西风场16台机组脱网分析 | 第58-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