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四川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第12-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5页
        1.3.3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生态旅游和湿地公园研究概况第17-29页
    2.1 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2.1.1 生态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第17页
        2.1.2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第17-20页
        2.1.3 生态旅游规划与研究第20-21页
        2.1.4 湿地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1-24页
        2.1.5 结论第24页
    2.2 湿地公园概述第24-26页
        2.2.1 湿地的概念第24-25页
        2.2.2 湿地公园的概念第25-26页
    2.3 湿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第26-29页
        2.3.1 景观生态学第26页
        2.3.2 环境伦理学第26-27页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页
        2.3.4 循环经济理论第27-28页
        2.3.5 生态美学理论第28-29页
第3章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第29-34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29-32页
        3.1.1 地理位置及范围第29页
        3.1.2 地质地貌第29页
        3.1.3 土壤条件第29页
        3.1.4 气候条件第29-30页
        3.1.5 水文条件第30页
        3.1.6 植被资源第30-31页
        3.1.7 动物资源第31-32页
    3.2 社会经济概况第32-34页
        3.2.1 历史沿革第32页
        3.2.2 人口现状第32页
        3.2.3 经济状况第32页
        3.2.4 基础设施条件第32-34页
第4章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第34-49页
    4.1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分类第34-40页
        4.1.1 地文景观第34页
        4.1.2 水域景观第34-35页
        4.1.3 生物景观第35页
        4.1.4 天象与气候景观第35-36页
        4.1.5 人文景观第36-37页
        4.1.6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第37-40页
    4.2 柏林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第40-49页
        4.2.1 柏林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定性评价第40-43页
        4.2.2 柏林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第43-49页
第5章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第49-53页
    5.1 优势分析第49-50页
        5.1.1 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特点突出第49页
        5.1.2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第49页
        5.1.3 生态环境健全第49页
        5.1.4 区域优势突出,客源市场广阔第49-50页
    5.2 劣势分析第50-51页
        5.2.1 生态系统较脆弱,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第50页
        5.2.2 湿地公园周边居民思想封闭,环境保护意识落后第50页
        5.2.3 湿地公园的知名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第50-51页
    5.3 机遇分析第51页
        5.3.1 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机遇第51页
        5.3.2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欢迎第51页
    5.4 挑战分析第51-53页
        5.4.1 周边旅游地的巨大竞争第51-52页
        5.4.2 基础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第52-53页
第6章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第53-65页
    6.1 湿地公园的性质与发展原则第53页
        6.1.1 湿地公园性质第53页
        6.1.2 发展原则第53页
    6.2 旅游定位第53-54页
        6.2.1 旅游功能定位第53-54页
        6.2.2 旅游形象定位第54页
    6.3 景区空间布局第54页
        6.3.1 总体布局第54页
        6.3.2 功能分区第54页
    6.4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第54-56页
        6.4.1 开发思路第54页
        6.4.2 开发原则第54-55页
        6.4.3 具体产品开发第55-56页
    6.5 旅游线路规划第56-57页
    6.6 环境容量测算与游客规模测算第57-58页
        6.6.1 环境容量测算第57页
        6.6.2 游客规模测算第57-58页
        6.6.3 年容量计算第58页
    6.7 环境保护规划第58-65页
        6.7.1 水质和水系保护规划第58-60页
        6.7.2 栖息地保护规划第60-61页
        6.7.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61-63页
        6.7.4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第63-65页
第7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4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DS的细水雾灭食用油火及综合体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河口县南溪河北岸滨水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