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纠纷中电子数据证据保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3页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0-11页
    四、论文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1章 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特殊性第13-22页
    1.1 电子数据的概念第13页
    1.2 证据保全的概念第13-15页
    1.3 传统证据保全方法难以适用于电子数据第15-19页
        1.3.1 电子数据的特殊性第15-16页
        1.3.2 传统证据保全的方法第16-18页
        1.3.3 传统证据保全方法适用于电子数据困难之所在第18-19页
    1.4 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目的、前提及作用第19-22页
        1.4.1 电子数据保全的基本目的第19-20页
        1.4.2 电子数据保全的基本前提第20-21页
        1.4.3 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作用第21-22页
第2章 我国民事纠纷中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现状与问题第22-28页
    2.1 我国民事纠纷中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现状第22-26页
        2.1.1 有关民事案件中电子数据保全的规定第22-23页
        2.1.2 有关民事案件中电子数据保全的实践现状第23-26页
    2.2 我国民事纠纷中电子数据证据保全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2.2.1 缺乏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的专门法律规定第26页
        2.2.2 电子数据保全的条件过于严格第26页
        2.2.3 电子数据保全的主体仅限于人民法院和公证机关第26-27页
        2.2.4 电子数据保全的方法缺乏统一规范第27-28页
第3章 完善我国民事纠纷中的电子数据保全制度的建议第28-36页
    3.1 扩大民事纠纷证据保全的主体第28-29页
    3.2 完善电子数据保全的实施程序第29-30页
    3.3 对于电子数据保全,要充分运用鉴定保全方法第30-31页
    3.4 主要几种电子数据证据保全法的完善第31-36页
        3.4.1 电子邮件的保全方法设计第31-35页
        3.4.2 手机短信的保全方法设计第35页
        3.4.3 QQ、微信等通讯证据的保全方法设计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审判为中心下毒品犯罪侦查取证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