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四肢外科学论文--上肢论文

游离双侧“手枪”状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全手脱套伤的可行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英文摘要第3-4页
0 引言第7-10页
1 建立模型第10-15页
    1.1 伤情模型第10-12页
        1.1.1 材料与方法第10-12页
        1.1.2 结果第12页
    1.2 修复模型第12-13页
        1.2.1 材料与方法第12-13页
        1.2.2 结果第13页
    1.3 讨论第13-14页
    1.4 小结第14-15页
2 活体测量实验第15-1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5-17页
        2.1.1 一般资料第15页
        2.1.2 方法第15-17页
        2.1.3 统计学分析第17页
    2.2 结果第17-18页
        2.2.1 基本手功能单位掌、背侧区皮肤测量结果第17页
        2.2.2 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纵长、横宽查阅结果第17-18页
        2.2.3 股前外侧皮瓣与基本手功能单位掌、背侧区皮肤大小比较第18页
    2.3 讨论第18页
        2.3.1 基本手功能单位皮肤、创面及皮瓣之间的关系第18页
        2.3.2 股前外侧皮瓣的最大可切取范围第18页
    2.4 小结第18-19页
3 尸体模拟修复实验第19-2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3.1.1 建立伤情模型第19页
        3.1.2 建立修复模型第19页
        3.1.3 修复“修复模型”第19-21页
    3.2 结果第21-22页
    3.3 讨论第22页
    3.4 小结第22-23页
4 临床应用第23-26页
    4.1 手术方法第23-25页
        4.1.1 术前准备第23页
        4.1.2 麻醉及体位第23页
        4.1.3 受区准备第23-24页
        4.1.4 皮瓣设计第24页
        4.1.5 皮瓣切取第24页
        4.1.6 皮瓣移植第24-25页
        4.1.7 供区处理第25页
        4.1.8 术后处理第25页
    4.2 小结第25-26页
5 讨论第26-31页
    5.1 全手脱套伤治疗方案的选择第26-27页
    5.2 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第27-28页
    5.3 股前外侧皮瓣最大可切取范围第28页
    5.4 关于基本手功能单位第28-29页
    5.5 关于分区修复第29页
    5.6 本术式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第29-31页
6 总结第31-32页
7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41页
附表第41-44页
    表1 中指掌侧皮肤各径线的测量结果第41页
    表2 中指背侧皮肤各径线的测量结果第41页
    表3 拇指掌侧皮肤各径线的测量结果第41页
    表4 拇指背侧皮肤各径线的测量结果第41页
    表5 手掌部皮肤各径线测量结果第41页
    表6 手背部皮肤各径线测量结果第41-42页
    表7 基本手功能单位掌、背侧区皮肤径线测量结果第42页
    表8 文献记载股前外侧皮瓣皮瓣最大可切取纵长和横宽统计表第42-43页
    表9 统计分析后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纵长、横宽结果第43页
    表10 股前外侧皮瓣与基本手功能单位掌、背侧皮肤径线比较第43页
    表11 皮瓣修复掌侧区时血管与神经的重建第43页
    表12 皮瓣修复背侧区时血管与神经的重建第43-44页
综述第44-51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录因子NF-YA通过上调脂肪酸合酶(FASN)的表达促进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体外研究
下一篇:动态中和系统(Dynesys)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