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5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34页 |
2.1 互联网金融 | 第23-2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其分类 | 第23-25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 | 第26-29页 |
2.2.1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的含义 | 第26-27页 |
2.2.2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的内涵 | 第27-28页 |
2.2.3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 第28-29页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3页 |
2.3.1 互联网金融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2.3.2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G1-犹豫模糊的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评价方法 | 第34-50页 |
3.1 权重系数的计算 | 第34-41页 |
3.1.1 传统序关系法介绍 | 第35-37页 |
3.1.2 加权变异率修正G1 组合赋权法 | 第37-41页 |
3.2 犹豫模糊评价方法 | 第41-49页 |
3.2.1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41-44页 |
3.2.2 犹豫模糊集理论 | 第44-46页 |
3.2.3 犹豫模糊评价方法 | 第46-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评价 | 第50-65页 |
4.1 我国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计算 | 第50-60页 |
4.1.1 权重系数计算 | 第50-58页 |
4.1.2 评价结果计算 | 第58-60页 |
4.2 我国互联网金融软实力发展评价 | 第60-64页 |
4.2.1 权重分析 | 第60-63页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附录1 互联网金融软实力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2 专家内部信息集成计算结果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