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土壤污染概述 | 第10-13页 |
1.1.1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概述 | 第10页 |
1.1.2 土壤多溴联苯醚污染概述 | 第10-12页 |
1.1.3 土壤PBDEs-重金属复合污染概述 | 第12-13页 |
1.2 土壤污染修复概述 | 第13-17页 |
1.2.1 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现状 | 第13-15页 |
1.2.2 丛枝菌根真菌强化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化学添加剂强化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9-21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3.1 盆栽方法 | 第21-22页 |
2.3.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2-25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AMF对龙葵修复镉-十溴联苯醚复合污染的影响 | 第26-39页 |
3.1 对龙葵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1 龙葵根部菌根侵染率 | 第26页 |
3.1.2 龙葵生物量 | 第26-27页 |
3.2 对镉的影响 | 第27-31页 |
3.2.1 龙葵Cd的吸收累积 | 第27-28页 |
3.2.2 龙葵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28页 |
3.2.3 龙葵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 | 第28-29页 |
3.2.4 龙葵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29-30页 |
3.2.5 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30-31页 |
3.3 对BDE-209 的影响 | 第31-35页 |
3.3.1 龙葵对BDE-209 的吸收累积 | 第31-32页 |
3.3.2 龙葵对BDE-209 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32页 |
3.3.3 土壤中BDE-209 的去除率 | 第32-33页 |
3.3.4 龙葵对土壤中BDE-209 的净化率 | 第33页 |
3.3.5 龙葵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33-35页 |
3.3.6 土壤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35页 |
3.4 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35-37页 |
3.5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柠檬酸-AMF对龙葵修复镉-十溴联苯醚复合污染的影响 | 第39-51页 |
4.1 对龙葵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1 龙葵根部菌根侵染率 | 第39页 |
4.1.2 龙葵生物量 | 第39-40页 |
4.2 对镉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1 龙葵对Cd的吸收累积 | 第40-41页 |
4.2.2 龙葵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41页 |
4.2.3 龙葵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 | 第41-42页 |
4.2.4 龙葵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42-43页 |
4.2.5 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43页 |
4.3 对BDE-209 的影响 | 第43-48页 |
4.3.1 龙葵对BDE-209 的吸收累积 | 第43-44页 |
4.3.2 龙葵对BDE-209 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44-45页 |
4.3.3 土壤中BDE-209 的去除率 | 第45页 |
4.3.4 龙葵对土壤中BDE-209 的净化率 | 第45-46页 |
4.3.5 龙葵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46-47页 |
4.3.6 土壤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47-48页 |
4.4 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苹果酸-AMF对龙葵修复镉-十溴联苯醚复合污染的影响 | 第51-62页 |
5.1 对龙葵生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1 龙葵根部菌根侵染率 | 第51页 |
5.1.2 龙葵生物量 | 第51-52页 |
5.2 对镉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1 龙葵对Cd的吸收累积 | 第52-53页 |
5.2.2 龙葵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53页 |
5.2.3 龙葵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 | 第53-54页 |
5.2.4 龙葵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54页 |
5.2.5 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54-55页 |
5.3 对BDE-209 的影响 | 第55-59页 |
5.3.1 龙葵对BDE-209 的吸收累积 | 第55-56页 |
5.3.2 龙葵对BDE-209 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56页 |
5.3.3 土壤中BDE-209 的去除率 | 第56-57页 |
5.3.4 龙葵对土壤中BDE-209 的净化率 | 第57页 |
5.3.5 龙葵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57-59页 |
5.3.6 土壤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59页 |
5.4 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59-61页 |
5.5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β-环糊精-AMF对龙葵修复镉-十溴联苯醚复合污染的影响 | 第62-74页 |
6.1 龙葵生长 | 第62-63页 |
6.1.1 龙葵根部菌根侵染率 | 第62页 |
6.1.2 龙葵生物量 | 第62-63页 |
6.2 对镉的影响 | 第63-66页 |
6.2.1 龙葵对Cd的吸收累积 | 第63-64页 |
6.2.2 龙葵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64页 |
6.2.3 龙葵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 | 第64-65页 |
6.2.4 龙葵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65页 |
6.2.5 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 | 第65-66页 |
6.3 对BDE-209 的影响 | 第66-71页 |
6.3.1 龙葵对BDE-209 的吸收累积 | 第66-67页 |
6.3.2 龙葵对BDE-209 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67-68页 |
6.3.3 土壤中BDE-209 的去除率 | 第68-69页 |
6.3.4 龙葵对土壤中BDE-209 的净化率 | 第69页 |
6.3.5 龙葵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69-70页 |
6.3.6 土壤中PBDEs含量及比例 | 第70-71页 |
6.4 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71-73页 |
6.5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