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峰分析与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色谱基础知识 | 第11-13页 |
1.2.1 色谱产生的机理 | 第11-12页 |
1.2.2 色谱信号的特点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色谱信号去噪现状 | 第13-14页 |
1.3.2 色谱峰识别现状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0页 |
2.1 系统方案 | 第18页 |
2.2 系统各模块介绍 | 第18-20页 |
2.2.1 信号采集与存储 | 第18页 |
2.2.2 信号去噪处理 | 第18-19页 |
2.2.3 色谱峰特征点识别 | 第19页 |
2.2.4 色谱峰面积计算 | 第19页 |
2.2.5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色谱信号去噪处理 | 第20-27页 |
3.1 色谱信号噪声分析 | 第20-21页 |
3.2 常用色谱信号去噪算法 | 第21页 |
3.3 色谱去噪方法的设计 | 第21-26页 |
3.3.1 蛇形(Snake)均值滤波 | 第22-23页 |
3.3.2 改进的一阶滤波算法 | 第23-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色谱峰特征点识别 | 第27-33页 |
4.1 色谱信号几何特征抽取 | 第27-28页 |
4.2 特征点识别 | 第28-32页 |
4.2.1 特征点识别算法 | 第29-31页 |
4.2.2 判定参数设置 | 第31-32页 |
4.2.3 特征点检测结果 | 第3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色谱峰面积计算 | 第33-39页 |
5.1 基线处理 | 第33-35页 |
5.2 峰的分割 | 第35-37页 |
5.3 峰面积计算 | 第37-38页 |
5.4 积分参数设定 | 第3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色谱定性与定量 | 第39-45页 |
6.1 色谱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6.1.1 时间带(TIME BAND)法 | 第39-40页 |
6.1.2 时间窗(TIME WINDOW)法 | 第40页 |
6.1.3 时间窗法和时间带法使用的区别 | 第40-41页 |
6.2 色谱定量分析 | 第41-44页 |
6.2.1 定量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6.2.2 校准曲线 | 第43-4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七章 色谱峰分析与计算系统实现 | 第45-51页 |
7.1 系统架构 | 第45-48页 |
7.1.1 数据层 | 第45-46页 |
7.1.2 逻辑层 | 第46-47页 |
7.1.3 显示层 | 第47页 |
7.1.4 主要工具介绍 | 第47-48页 |
7.2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8-50页 |
7.2.1 数据采集 | 第49页 |
7.2.2 谱图分析 | 第49-50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八章 测试与分析 | 第51-55页 |
8.1 特征点识别结果 | 第51页 |
8.2 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 第51-52页 |
8.3 误差分析 | 第52-54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9.1 总结 | 第55-56页 |
9.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