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燃料电池的简介 | 第8-10页 |
1.2.1 燃料电池的原理 | 第8-9页 |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9-10页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0-22页 |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特征 | 第10-11页 |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3.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1.3.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组件 | 第13-20页 |
1.3.5 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2 实验技术 | 第23-26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仪器 | 第23-24页 |
2.2 物相分析 | 第24页 |
2.3 电化学测试及分析 | 第24-25页 |
2.4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5-26页 |
3 La_(0.7 )Sr_(0.3-x)Ba_xCo_(0.8)Fe_(0.2)O_(3-δ)-Sm_(0.2)Ce_(0.8)O_(3-δ)复合阴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26-3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3.1.1 粉体制备 | 第26-27页 |
3.1.2 对称电池的制备 | 第27页 |
3.1.3 单电池的制备 | 第27-2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3.2.1 Ba 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复合阴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0-35页 |
3.2.3 单电池输出特性 | 第35-36页 |
4 Pr 掺杂 CeO_2浸渍 Ca_3Co_4O_9复合阴极电化学性能 | 第36-4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4.1.1 粉体制备 | 第37页 |
4.1.2 对称电池的制备 | 第37页 |
4.1.3 活性氧化物浸渍阴极 | 第37-3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4.2.1 样品的质量对比 | 第38页 |
4.2.2 Ca_3Co_4O_9阴极物相结构 | 第38-39页 |
4.2.3 制备方法对阴极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4 阴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0-46页 |
4.2.5 纳米棒状复合阴极电池输出特性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