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MobileNet压缩模型的研究与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第11-13页
        1.2.2 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网络压缩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模型第17-27页
    2.1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2 卷积层第17-18页
        2.1.3 池化层第18页
        2.1.4 全连接层第18-19页
        2.1.5 卷积神经网络整体架构第19页
    2.2 几种经典的神经网络压缩模型第19-26页
        2.2.1 SquezeNet第19-21页
        2.2.2 Deep Compression第21-23页
        2.2.3 Distilling第23-24页
        2.2.4 MobileNet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MobileNet压缩模型的优化研究第27-36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MobileNet结构第27-29页
    3.3 常用深度学习技术第29-34页
        3.3.1 控制过拟合第29-31页
        3.3.2 激活函数第31-32页
        3.3.3 softmax交叉熵损失函数第32-34页
    3.4 改进方案第34-35页
        3.4.1 改进思路第34-35页
        3.4.2 改进步骤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MobileNet的优化方法的实现第36-50页
    4.1 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第36-37页
        4.1.1 TensorFlow简介第36页
        4.1.2 TensorFlow的优势第36-37页
        4.1.3 TFRecord格式数据第37页
    4.2 几种常用的数据集第37-40页
        4.2.1 Data Set数据集第37-40页
    4.3 改进方案在TensorFlow上的实现第40-42页
        4.3.1 在TensorFlow上的实现步骤第40-41页
        4.3.2 在CIFAR数据集上的实现第41-42页
    4.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42-48页
        4.4.1 评价标准第42-45页
        4.4.2 优化模型与原MobileNet的实验精度及recall值对比分析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5.1 总结第50-51页
    5.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事件群的网络舆情预警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以及机器学习的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