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2.1 导纳矩阵的存取方法 | 第8页 |
1.2.2 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算法 | 第8-9页 |
1.2.3 各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简述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存贮 | 第12-19页 |
2.1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 | 第12-13页 |
2.2 节点导纳矩阵的存贮 | 第13页 |
2.3 采用Y(n,d)数组的节点导纳矩阵形成和存贮 | 第13-16页 |
2.3.1 上三角存贮法 | 第14-15页 |
2.3.2 上下三角存贮法 | 第15-16页 |
2.4 算例分析 | 第16-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19-36页 |
3.1 高斯消元法 | 第19-28页 |
3.1.1 传统高斯消元法原理 | 第19-21页 |
3.1.2 引入对称稀疏矩阵技术的高斯消元法 | 第21-23页 |
3.1.3 两种改进高斯消元法计算 | 第23-26页 |
3.1.4 高斯消元法算例分析 | 第26-28页 |
3.2 约当消元法 | 第28-35页 |
3.2.1 传统约当消元法原理 | 第28-29页 |
3.2.2 约当消元法的消元顺序 | 第29-32页 |
3.2.3 引入对称稀疏矩阵技术的约当消元法 | 第32-34页 |
3.2.4 约当消元法算例分析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牛顿法潮流计算 | 第36-54页 |
4.1 传统牛顿法潮流计算 | 第37-41页 |
4.1.1 直角坐标牛顿法 | 第37-39页 |
4.1.2 极坐标牛顿法 | 第39-41页 |
4.2 传统雅可比矩阵计算 | 第41-42页 |
4.2.1 传统雅可比矩阵的形成 | 第42页 |
4.2.2 传统雅可比矩阵的计算 | 第42页 |
4.3 引入对称稀疏矩阵技术的雅可比矩阵计算 | 第42-50页 |
4.3.1 雅可比矩阵的快速形成 | 第43-44页 |
4.3.2 雅可比矩阵的快速计算 | 第44-47页 |
4.3.3 雅可比矩阵计算的新思路 | 第47-50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50-53页 |
4.4.1 直角坐标牛顿法算例 | 第50-51页 |
4.4.2 极坐标牛顿法算例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