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眼科学论文--眼纤维膜疾病论文--角膜疾病论文--角膜炎、角膜溃疡论文

局部使用伏立康唑或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4页
第2章 综述第14-24页
    2.1 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第14-15页
    2.2 真菌性角膜炎的分子作用机制第15-21页
        2.2.1 基质金属蛋白酶第15-16页
        2.2.2 Toll样受体第16页
        2.2.3 免疫调节细胞第16-17页
        2.2.4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第17-18页
        2.2.5 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第18页
        2.2.6 树突状细胞相关的C型凝集素-1第18页
        2.2.7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A第18-19页
        2.2.8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第19页
        2.2.9 脾酪氨酸激酶第19页
        2.2.10 中性粒细胞第19页
        2.2.11 胞外多糖Ⅱ第19-20页
        2.2.12 Tup1基因第20页
        2.2.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第20页
        2.2.14 几丁质酶样1第20-21页
    2.3 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第21页
        2.3.1 角膜溃疡清创术第21页
        2.3.2 角膜移植术第21页
        2.3.3 角膜胶原交联第21页
        2.3.4 羊膜移植术第21页
    2.4 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第21-24页
        2.4.1 多烯类第21-22页
        2.4.2 三唑类第22页
        2.4.3 嘧啶类第22-24页
第3章 资料与方法第24-27页
    3.1 文献检索第24页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24页
        3.2.1 纳入标准第24页
        3.2.2 排除标准第24页
    3.3 资料提取第24-25页
    3.4 文献质量评价第25-26页
        3.4.1 Jadad量表评价第25页
        3.4.2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第25-26页
    3.5 统计分析第26页
        3.5.1 异质性检验第26页
        3.5.2 统计模型选择第26页
    3.6 发表偏倚分析第26-27页
第4章 结果第27-37页
    4.1 文献检索结果第27-28页
    4.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和基本情况第28-33页
    4.3 有效性评价第33-34页
        4.3.1 有效率第33页
        4.3.2 最终视力第33-34页
    4.4 安全性评价第34页
        4.4.1 角膜移植率第34页
    4.5 发表偏倚第34-37页
        4.5.1 有效性的发表偏倚第34-36页
        4.5.2 安全性的发表偏倚第36-37页
第5章 讨论第37-39页
第6章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窄带成像诊断鼻咽癌准确性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下一篇:浅前房对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