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全称中英文对照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4-24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 | 第14-15页 |
3. 褪黑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过程 | 第15-17页 |
4. 褪黑素生理功能的非受体途径 | 第17页 |
5. 褪黑素调控哺乳动物繁殖的机制 | 第17-20页 |
6. 褪黑素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 | 第20-22页 |
7.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23页 |
8.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褪黑素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验证 | 第24-37页 |
1. 引言 | 第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3.1 乳腺特异表达载体序列验证 | 第32-33页 |
3.2 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和HIOMT全身表达载体构建 | 第33-34页 |
3.3 乳腺上皮细胞系表达验证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页 |
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利用显微注射结合CRISPR/Cas9技术生产转基因羊新品系 | 第37-49页 |
1. 引言 | 第37-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1-47页 |
3.1 绵羊高效超排移植技术的优化 | 第41-44页 |
3.2 显微注射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生产绵羊 | 第44-45页 |
3.3 转基因绵羊阳性群体鉴定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页 |
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褪黑素合成酶转基因绵羊的生产性状分析 | 第49-60页 |
1. 引言 | 第4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3-58页 |
3.1 转基因绵羊生长数据测定 | 第53-56页 |
3.2 转基因绵羊的繁殖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3.3 绵羊乳腺反应器功能验证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59页 |
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褪黑素合成酶过表达绵羊抗乳房炎的功能分析 | 第60-70页 |
1. 引言 | 第60-6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2-68页 |
3.1 血液生理指标和乳成分分析 | 第62-64页 |
3.2 LPS模拟攻菌的转基因绵羊抗乳房炎性状分析 | 第64-65页 |
3.3 LPS处理后乳中白细胞因子变化分析 | 第65-67页 |
3.4 诱导乳房炎过程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第67-68页 |
4. 讨论 | 第68-69页 |
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91页 |
相关附件资料 | 第91-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个人简介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