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对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缩略语表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4页
    1. 慢性肾衰的中医研究及进展第9-14页
        1.1 病名及文献研究第9-10页
        1.2 病因病机第10-14页
    2. 现代医学研究及进展第14-24页
        2.1 概述第14页
        2.2 流行病学第14-15页
        2.3 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第15-16页
        2.4 肾脏纤维化及其发病机制第16-20页
        2.5 纤维化因子PDGF-BB的研究第20-21页
        2.6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第21-24页
临床研究第24-29页
    1. 病例选择第24页
    2. 诊断标准第24-25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第24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第24-25页
    3. 病例选择标准第25-26页
        3.1 纳入标准第25页
        3.2 排除标准第25-26页
        3.3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第26页
    4. 治疗方法第26-27页
        4.1 资料收集记录第26页
        4.2 西医基础治疗第26页
        4.3 中药治疗第26-27页
    5. 检测项目第27页
        5.1 一般项目检测第27页
        5.2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第27页
        5.3 血清PDGF-BB的测定第27页
        5.4 疗程第27页
    6. 疗效评判标准第27-28页
        6.1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7-28页
        6.2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第28页
    7. 统计学方法第28-29页
结果第29-32页
    1. 一般资料分析第29页
    2. 中医证候积分第29页
    3. 主要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第29-30页
    4. 血清PDGF-BB变化第30-31页
    5. 治疗后疗效结果判定第31-32页
讨论第32-37页
    1. 慢性肾衰中医诊疗概述第32页
    2. 立方依据第32-33页
    3.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组方特点第33-35页
    4.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对CRF患者Bp、Hb、肾功的影响第35页
    5.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法治疗对CRF患者PDGF-BB因子的影响第35-36页
    6. 不足与展望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附录第42-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牡荆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下一篇:头穴透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