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1 轮作和连作的含义第12页
        1.3.2 轮作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第12页
        1.3.3 轮作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12-13页
        1.3.4 轮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第13-14页
        1.3.5 施肥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第14页
        1.3.6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14-15页
        1.3.7 施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2.2 研究内容第17页
    2.3 研究方法第17-20页
        2.3.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7-18页
        2.3.2 取样时间及方法第18页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8-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38页
    3.1 不同轮作模式结合施肥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第20-21页
    3.2 不同轮作模式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21-27页
        3.2.1 总有机碳第21-22页
        3.2.2 易氧化有机碳第22-24页
        3.2.3 可溶性有机碳第24-25页
        3.2.4 轻组重组有机碳第25-26页
        3.2.5 土壤微生物量碳第26-27页
    3.3 不同轮作模式结合施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27-30页
        3.3.1 土壤团粒结构第27-28页
        3.3.2 土壤容重第28-29页
        3.3.3 土壤含水量第29-30页
    3.4 不同轮作模式结合施肥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30-32页
        3.4.1 土壤碱解氮第30-31页
        3.4.2 土壤速效磷第31页
        3.4.3 土壤速效钾第31-32页
    3.5 不同轮作模式结合施肥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32-35页
        3.5.1 微生物量氮第32-33页
        3.5.2 土壤过氧化氢酶第33页
        3.5.3 土壤蔗糖酶第33-34页
        3.5.4 土壤脲酶第34-35页
    3.6 相关性分析第35-38页
        3.6.1 籽粒产量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相关性第35-36页
        3.6.2 籽粒产量与土壤化学性状相关性第36页
        3.6.3 土壤化学性状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第36-37页
        3.6.4 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第37-38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8-45页
    4.1 讨论第38-43页
        4.1.1 轮作结合施肥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第38页
        4.1.2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38-40页
        4.1.3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40-41页
        4.1.4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41-42页
        4.1.5 轮作结合施肥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42-43页
    4.2 结论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苜蓿太阳能干燥箱结构对气流分布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改良盐碱土室内土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