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1 腺病毒生物学特性 | 第10-12页 |
1.2 腺病毒的分类及致病性 | 第12-13页 |
1.3 腺病毒进入细胞机制 | 第13-15页 |
1.4 腺病毒感染细胞的受体 | 第15-19页 |
1.4.1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 | 第15-16页 |
1.4.2 膜辅助蛋白(CD46) | 第16-17页 |
1.4.3 桥粒芯糖蛋白2(DSG2) | 第17-18页 |
1.4.4 整合素(Intergrin) | 第18页 |
1.4.5 其它受体 | 第18-19页 |
1.5 人腺病毒55型的流行 | 第19-20页 |
1.6 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CD46、DSG2作为Ad55主要受体的研究 | 第22-48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剂 | 第23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9页 |
2.2.1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23-25页 |
2.2.2 把PCR产物与载体进行凝胶回收 | 第25页 |
2.2.3 目的片段与载体同源重组 | 第25-26页 |
2.2.4 CaCl2法制备Top10与XL-Blue感受态 | 第26-27页 |
2.2.5 转化 | 第27页 |
2.2.6 质粒小量提取 | 第27-28页 |
2.2.7 质粒中量提取 | 第28-29页 |
2.2.8 质粒进行转染293T细胞 | 第29-30页 |
2.2.9 纯化蛋白 | 第30-31页 |
2.2.11 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31页 |
2.2.1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鉴定蛋白 | 第31-33页 |
2.2.13 蛋白浓缩 | 第33页 |
2.2.14 BCA测定蛋白浓度 | 第33-34页 |
2.2.15 功能性阻断实验 | 第34-35页 |
2.2.16 Fiber蛋白阻断病毒感染 | 第35页 |
2.2.17 腺病毒的扩增 | 第35-36页 |
2.2.18 纯化腺病毒 | 第36-37页 |
2.2.19 Hepa1-6细胞中Ad55感染能力测定 | 第37页 |
2.2.20 荧光检测SEAP值 | 第37-38页 |
2.2.21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实验 | 第38-39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2.3.1 Ad55Fiber蛋白对Ad55进入细胞的竞争性抑制实验 | 第39-40页 |
2.3.2 可溶性CD46及可溶性DSG2质粒的构建 | 第40-42页 |
2.3.3 可溶性CD46与可溶性DSG2蛋白的表达 | 第42-43页 |
2.3.4 可溶性CD46和DSG2蛋白对Ad55感染的阻断作用 | 第43-44页 |
2.3.5 细胞瞬时表达受体实验验证 | 第44-45页 |
2.3.6 可溶性CD46和可溶性DSG2蛋白与Ad55Fiber的结合力 | 第45-46页 |
2.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整合素作为Ad55进入细胞的辅助受体研究 | 第48-57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8-53页 |
3.2.1 干扰RNA转染A549细胞 | 第48-50页 |
3.2.2 提取细胞RNA | 第50-51页 |
3.2.3 定量PCR | 第51-53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3.3.1 多种整合素的RNA干扰 | 第53-54页 |
3.3.2 多种整合素对Ad55感染的影响 | 第54-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讨论与总结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