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0 纳米材料 | 第12页 |
1.1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物理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化学方法 | 第16-18页 |
1.4 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 | 第18-20页 |
1.5 纳米催化剂对对硝基苯酚的还原 | 第20-21页 |
1.6 催化氧化合成葡醛酸的研究 | 第21-23页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1.7.1 研究目的及立题依据 | 第23-24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7.3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磁性纳米Fe_3O_4@SiO_2‐Pd及Fe_3O_4@mp‐SiO_2‐Pd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6-46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28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8-31页 |
2.3.1 制备柠檬酸三钠修饰的纳米Fe_3O_4颗粒 | 第28-29页 |
2.3.2 包覆SiO_2和mp‐SiO_2 | 第29-30页 |
2.3.3 负载Pd | 第30页 |
2.3.4 催化剂的催化还原及氧化性能研究 | 第30-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43页 |
2.4.1 FT‐IR测试表征 | 第31页 |
2.4.2 悬浮性测试 | 第31-32页 |
2.4.3 TEM测试 | 第32-33页 |
2.4.4 XRD测试 | 第33-34页 |
2.4.5 XPS测试 | 第34-36页 |
2.4.6 催化还原 4‐NP活性测试 | 第36-39页 |
2.4.7 催化氧化葡甲苷活性测试 | 第39-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三章 Fe_3O_4@SiO_2的表面修饰硅烷偶联剂后负载Pd的催化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48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48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48-50页 |
3.3.1 磁性Fe_3O_4@SiO_2的合成 | 第48页 |
3.3.2 载体的表面修饰 | 第48-49页 |
3.3.3 负载Pd | 第49-50页 |
3.3.4 催化剂的还原氧化性能研究 | 第5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3.4.1 FT‐IR测试表征 | 第50-51页 |
3.4.2 悬浮性测试 | 第51-52页 |
3.4.3 TGA测试 | 第52-53页 |
3.4.4 TEM测试 | 第53-54页 |
3.4.5 XRD测试 | 第54-55页 |
3.4.6 XPS分析 | 第55-57页 |
3.4.7 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活性测试 | 第57-59页 |
3.4.8 催化氧化葡甲苷测试 | 第59-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锰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62-72页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2-64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62-63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3-64页 |
4.2 合成路线 | 第64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4.3.1 Fe_3O_4@SiO_2的表面修饰 | 第64页 |
4.3.2 Fe_3O_4@SiO_2的表面修饰 | 第64-65页 |
4.3.3 希夫碱的合成及还原 | 第65页 |
4.3.4 接枝反应 | 第65-66页 |
4.3.5 负载活性中心离子 | 第66-6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4.4.1 FT‐IR分析 | 第67-68页 |
4.4.2 TGA测试 | 第68-69页 |
4.4.3 悬浮性实验 | 第69-70页 |
4.4.4 催化氧化葡甲苷活性测试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