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6页 |
2.1.1 财政的社会职能 | 第20-22页 |
2.1.2 财政社会性支出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3 财政支出效率 | 第23-2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2.2.2 以产出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现状分析 | 第29-41页 |
3.1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现状 | 第29-35页 |
3.1.1 “全口径”及核算方法 | 第29-31页 |
3.1.2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 | 第31-34页 |
3.1.3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结构 | 第34-35页 |
3.2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水平与全国水平比较 | 第35-41页 |
3.2.1 全国财政社会性支出情况 | 第35-37页 |
3.2.2 河北省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 第37-41页 |
第4章 基于PCA-DEA的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分析 | 第41-57页 |
4.1 社会性支出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第41-44页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1页 |
4.1.2 投入指标选取 | 第41-42页 |
4.1.3 产出指标选取 | 第42-44页 |
4.2 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 第44-51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44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44-50页 |
4.2.3 模型导向的选择 | 第50-51页 |
4.3 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1-55页 |
4.3.1 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分析 | 第51-53页 |
4.3.2 纯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析 | 第53-55页 |
4.4 结论 | 第55-57页 |
4.4.1 河北省存在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报酬递减问题 | 第55页 |
4.4.2 河北省存在财政社会性支出低效率问题 | 第55-57页 |
第5章 提升河北省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7-60页 |
5.1 提升规模报酬的对策建议 | 第57-58页 |
5.1.1 建立健全全口径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评价体系 | 第57-58页 |
5.1.2 调整优化财政社会性支出结构 | 第58页 |
5.2 提升纯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5.2.1 明确政府支出责任 | 第58-59页 |
5.2.2 强化现代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