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切入点,已被国家提到战略层面 | 第13页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户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大量的流动人.给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带来诸多难题 | 第13-14页 |
1.1.3 关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较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缺乏相关参考 | 第14页 |
1.1.4 宁南山区农村地区的生态移民为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 第14-15页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研究 | 第16页 |
1.4.2 实地调研 | 第16-17页 |
1.4.3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第17页 |
1.4.4 比较研究 | 第17-18页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9-31页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9-22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 第19-20页 |
2.1.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 第20-22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22-26页 |
2.2.1 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相关实践 | 第23-25页 |
2.2.3 相关研究动态 | 第25-26页 |
2.3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26-29页 |
2.3.1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3.2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 | 第27-28页 |
2.3.3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其他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29-31页 |
3 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研究 | 第31-53页 |
3.1 彭阳县概况 | 第31-35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1-32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2-33页 |
3.1.3 镇村体系及村庄发展情况 | 第33-35页 |
3.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 第35-51页 |
3.2.1 教育设施发展现状 | 第35-43页 |
3.2.2 医疗卫生设施发展现状 | 第43-47页 |
3.2.3 文体设施发展现状 | 第47-49页 |
3.2.4 社会福利设施发展现状 | 第49-51页 |
3.3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特征总结 | 第51-52页 |
3.3.1 教育设施 | 第51页 |
3.3.2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 第51-52页 |
3.3.3 文体设施 | 第52页 |
3.3.4 社会福利设施 | 第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评价 | 第53-63页 |
4.1 调研区域介绍 | 第53页 |
4.2 各类设施使用效果情况 | 第53-60页 |
4.2.1 农村教育设施满意度及需求意愿分析 | 第55-57页 |
4.2.2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满意度及需求意愿分析 | 第57-59页 |
4.2.3 农村文体设施满意度及需求意愿分析 | 第59-60页 |
4.2.4 农村社会福利设施满意度及需求意愿分析 | 第60页 |
4.3 结合使用效果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路确定 | 第60-62页 |
4.3.1 结合使用效果的农村教育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路确定 | 第60-61页 |
4.3.2 结合使用效果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路确定 . 494.3.3 结合使用效果的农村文体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路确定 | 第61-62页 |
4.3.4 结合使用效果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路确定 . 504.4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总体思路确定 | 第63-79页 |
5.1 导致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非均等化配置现状的原因剖析 | 第63-71页 |
5.1.1 人.方面的原因 | 第63-66页 |
5.1.2 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 | 第66-67页 |
5.1.3 各类设施的供给存在盲目性 | 第67-71页 |
5.2 农村人.的变化趋势的预判 | 第71-74页 |
5.2.1 未来农村人.的总体变化趋势把握 | 第71页 |
5.2.2 本地区未来农村人.变化趋势的预判 | 第71-73页 |
5.2.3 人.变化对设施配置的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5.3 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总体思路确定 | 第74-77页 |
5.3.1 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体系的确定 | 第75-76页 |
5.3.2 公共服务设施动态化配置思路的确定 | 第76-77页 |
5.3.3 地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思路的确定 | 第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均等化视角的彭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第79-111页 |
6.1 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 第79-92页 |
6.1.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第79-80页 |
6.1.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80-82页 |
6.1.3 评价因子的分级按 | 第82-85页 |
6.1.4 基于Arcgis评价因子的空间量化 | 第85-92页 |
6.2 各级设施服务半径的确定 | 第92-97页 |
6.2.1 服务半径确定时参考的主要依据 | 第92-93页 |
6.2.2 主要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的举例 | 第93-97页 |
6.3 不同发展潜力村庄的确定 | 第97-101页 |
6.3.1 一级发展潜力村庄的确定 | 第97页 |
6.3.2 二级发展潜力村庄的确定 | 第97页 |
6.3.3 三级发展潜力村庄的确定 | 第97-100页 |
6.3.4 设施服务半径的空间检验 | 第100-101页 |
6.4 不同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 第101-109页 |
6.4.1 不同类型设施的配置要点 | 第101-103页 |
6.4.2 不同级别设施点配置内容选定 | 第103-105页 |
6.4.3 不同级别设施点配置标准梳理 | 第105-10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7 多学科综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建议 | 第111-115页 |
7.1 相关建议 | 第111-113页 |
7.1.1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需紧密结合健康城镇化的发展,二者应相互促进以实现共同发展 | 第111-112页 |
7.1.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需密切结合地方发展现实,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均等化发展策略 | 第112页 |
7.1.3 基层政府应加快发展,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财政支付能力 | 第112页 |
7.1.4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 | 第112-113页 |
7.2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8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115-117页 |
8.1 本文结论 | 第115-116页 |
8.1.1 不同类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不同,需确定不同的均等化配置思路 | 第115页 |
8.1.2 人.正进行大规模空间重构的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重点是和健康城镇化结合起来发展 | 第115页 |
8.1.3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的保障 | 第115-116页 |
8.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图纸目录 | 第121-124页 |
表格目录 | 第124-125页 |
附录 | 第125-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