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污泥的来源性质 | 第11-14页 |
1.2.1 污泥的来源和分类 | 第11-12页 |
1.2.2 污泥的组成和性质 | 第12-13页 |
1.2.3 污泥的危害 | 第13-14页 |
1.3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污泥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污泥热解技术 | 第17-19页 |
1.4 污泥微波热解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1 微波加热技术 | 第19-20页 |
1.4.2 污泥微波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 污泥热解生物气脱硫概述 | 第21-22页 |
1.5.1 气体脱硫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1.5.2 生物气脱硫方法选择 | 第22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22-23页 |
1.6.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6.3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5-26页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6-32页 |
2.2.1 污泥性质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2.2.2 污泥微波热解及气体收集 | 第27-29页 |
2.2.3 污泥热解各相产物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4 污泥热解产生硫化氢的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第3章 污泥微波热解影响因素研究及连续运行试验 | 第32-49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污泥微波热解影响因素 | 第32-41页 |
3.2.1 热解终温对污泥微波热解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2 停留时间对污泥微波热解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3 升温速率对污泥微波热解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4 添加活性炭污泥微波热解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污泥微波热解连续运行试验 | 第41-48页 |
3.3.1 污泥连续微波热解产物含量分析 | 第42页 |
3.3.2 污泥连续微波热解生物气主要组分分析 | 第42-43页 |
3.3.3 污泥连续微波热解生物气中危害气体组分分析 | 第43-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污泥热解产生硫化氢的控制 | 第49-65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三相产物分布研究 | 第50-53页 |
4.3 热解过程中添加生石灰污泥微波热解硫化氢脱除实验 | 第53-55页 |
4.3.1 生石灰脱除硫化氢效果分析 | 第53-54页 |
4.3.2 不同生石灰添加量对脱硫效果影响 | 第54-55页 |
4.4 热解后生物气中硫化氢的去除 | 第55-63页 |
4.4.1 氢氧化铁干法脱硫及效果分析 | 第55-58页 |
4.4.2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及效果分析 | 第58-61页 |
4.4.3 铜铁吸收法脱硫及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4.4.4 三种脱硫方法比较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