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临终关怀学论文

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选题依据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2-13页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第13-14页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蕴第15-20页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临终关怀的内涵及外延第15页
        二、临终关怀的兴起与发展第15-16页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一、德性论第16-17页
        二、义务论第17-18页
        三、人道主义第18页
        四、关怀伦理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0-26页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主要伦理问题第20-23页
        一、临终老人关怀缺失第20-21页
        二、年轻患者亲情与爱情难以两全第21页
        三、儿童临终情感诉求难第21-22页
        四、安乐死面临道德两难第22页
        五、器官捐献者的道德关怀缺失第22-23页
    第二节 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主要成因第23-26页
        一、传统生死观的影响第23-24页
        二、代际伦理临终关怀问题叠加第24-25页
        三、缺乏回应临终关怀伦理新诉求的道德体系第25-26页
第三章 英美日临终关怀现状及启示第26-33页
    第一节 英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选择第26-27页
        一、注重人文关怀第26页
        二、倡导临终关怀第26-27页
    第二节 美国临终关怀的伦理特性第27-28页
        一、将病人及其家人放在第一位第27-28页
        二、生死规律作为基本教育第28页
    第三节 日本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第28-29页
        一、以“不伤害”为原则第28-29页
        二、将死亡看成人生的一个阶段第29页
    第四节 英美日临终关怀的德性体现和经验启示第29-33页
        一、优生与优死并重第29-30页
        二、维护临终者的尊严第30页
        三、坚持不伤害的原则第30-31页
        四、注重临终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临终关怀伦理规范的路径选择第33-42页
    第一节 确立临终关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第33-34页
        一、生命的质量胜于生命的长度第33页
        二、重义轻利第33页
        三、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第33页
        四、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第33-34页
        五、以人为本,平等对待第34页
    第二节 化解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新思路第34-42页
        一、普及临终关怀的伦理知识第34-36页
        二、推进生与死的道德教育第36-37页
        三、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观第37-38页
        四、满足濒死者伦理价值诉求第38-40页
        五、加强人性化的关怀服务体系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48页
附录:江苏省临终关怀社会认知与需求度调查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肢体残疾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下一篇:大学生抑郁情绪对脑奖赏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