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2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 | 第13-21页 |
2.1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组成 | 第13-14页 |
2.1.1 遥感平台 | 第13页 |
2.1.2 激光测距单元 | 第13页 |
2.1.3 动态差分GPS接收机和IMU | 第13页 |
2.1.4 数码相机 | 第13-14页 |
2.1.5 飞行控制系统 | 第14页 |
2.2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几何定位原理 | 第14-17页 |
2.2.1 坐标转换 | 第14-15页 |
2.2.2 坐标系转换的构象方程 | 第15-17页 |
2.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17-19页 |
2.3.1 航摄准备 | 第17页 |
2.3.2 航摄数据采集 | 第17-18页 |
2.3.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安置角检校 | 第21-35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系统单机误差 | 第21页 |
3.3 系统集成误差 | 第21-23页 |
3.3.1 偏心量误差 | 第21-23页 |
3.3.2 安置角误差 | 第23页 |
3.4 安置角检校及其实验分析 | 第23-34页 |
3.4.1 安置角检校的原理 | 第23-26页 |
3.4.2 安置角检校场的选择 | 第26页 |
3.4.3 手动安置角误差检校 | 第26-32页 |
3.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机载激光雷达DEM提取 | 第35-47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现有滤波算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4.2.1 迭代最小二乘线性内插滤波算法 | 第35-36页 |
4.2.2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滤波算法 | 第36页 |
4.2.3 基于坡度变化的滤波算法 | 第36-37页 |
4.2.4 移动窗.滤波法 | 第37页 |
4.2.5 基于形态学的滤波方法 | 第37页 |
4.2.6 偏度平衡滤波方法 | 第37-38页 |
4.3 基于偏度平衡法和形态学开算子的一种滤波方法 | 第38-42页 |
4.3.1 偏度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4.3.2 渐进形态学开运算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4.3.3 基于偏度平衡法和形态学开算子滤波的思想原理 | 第40-42页 |
4.4 基于偏度平衡法和形态学开算子滤波的实验验证 | 第42-46页 |
4.4.1 改进算法合理性验证 | 第42-43页 |
4.4.2 改进算法适应性验证 | 第43-46页 |
4.5 实验结论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FCM改进的房屋提取 | 第47-5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模糊C-均值聚类理论 | 第47-48页 |
5.3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FCM改进算法 | 第48-51页 |
5.3.1 遗传算法理论 | 第48-49页 |
5.3.2 模拟退火的算法理论 | 第49页 |
5.3.3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FCM改进算法流程(SAGA) | 第49-51页 |
5.4 算法验证 | 第51-56页 |
5.4.1 实验分析 | 第53-56页 |
5.4.2 实验结论 | 第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