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安全管理与预警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安全管理理论及其方法 | 第17-18页 |
2.1.1 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安全管理常用方法 | 第18页 |
2.2 预警管理理论 | 第18-22页 |
2.2.1 预警管理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2.2.2 预警管理常用方法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输变电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 第23-32页 |
3.1 我国输变电项目运行与管理现状 | 第23-26页 |
3.1.1 我国输变电项目建设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1.2 我国输变电项目运行情况 | 第24-26页 |
3.2 电网输变电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3.2.1 电力市场改革引发的问题 | 第26-27页 |
3.2.2 输变电项目本身存在的薄弱问题 | 第27-28页 |
3.3 输变电事故原因分类分析 | 第28-31页 |
3.3.1 设备问题 | 第28-29页 |
3.3.2 自然灾害 | 第29-30页 |
3.3.3 人员过失 | 第30页 |
3.3.4 其他因素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事故树的安全预警模型 | 第32-59页 |
4.1 事故树分析法 | 第32-34页 |
4.1.1 事故树分析思路步骤 | 第32-33页 |
4.1.2 事故树结构重要度分析 | 第33-34页 |
4.2 基于事故树的事故案例分析 | 第34-40页 |
4.2.1 电力系统越级跳闸事故树模型 | 第34-35页 |
4.2.2 电网解列事故树模型 | 第35-36页 |
4.2.3 220kV输变电故障事故树分析 | 第36-37页 |
4.2.4 110kV输变电故障事故树分析 | 第37-39页 |
4.2.5 10-35kV输变电故障事故树分析 | 第39-40页 |
4.3 基于事故树的输变电故障计算分析 | 第40-44页 |
4.3.1 事故情况介绍 | 第40页 |
4.3.2 事故原因调查及分类 | 第40页 |
4.3.3 构建事故树模型 | 第40-43页 |
4.3.4 事故树结构重要度及顶事件概率计算 | 第43-44页 |
4.4 输变电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 第44-47页 |
4.4.1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步骤 | 第44页 |
4.4.2 电网输变电项目风险预警管理全过程 | 第44-46页 |
4.4.3 建立输变电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关键点 | 第46-47页 |
4.5 输变电项目安全管理预警模型 | 第47-54页 |
4.5.1 构建输变电项目安全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 第47-49页 |
4.5.2 输变电项目风险预警指标权重计算 | 第49-51页 |
4.5.3 预警模型评价 | 第51-53页 |
4.5.4 实例分析 | 第53-54页 |
4.6 输变电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措施建议 | 第54-57页 |
4.6.1 关于输变电项目面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管理建议 | 第54-55页 |
4.6.2 关于输变电项目面对设备故障的预警管理建议 | 第55页 |
4.6.3 关于输变电项目对于人员方面的安全预警管理建议 | 第55-56页 |
4.6.4 关于输变电网架结构薄弱问题的预警管理建议 | 第56-57页 |
4.7 输变电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的新趋势 | 第57-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