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混凝土不同应变速率下抗弯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0-35页
        1.2.1 混凝土动态试验系统研究现状第10-20页
        1.2.2 混凝土动态强度的研究现状第20-25页
        1.2.3 混凝土动态变形性能的研究现状第25-30页
        1.2.4 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0-33页
        1.2.5 混凝土动态破坏模式研究现状第33-34页
        1.2.6 混凝土动态损伤研究现状第34-35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混凝土动态弯拉试验技术研究与试验设计第37-51页
    2.1 影响混凝土动态弯拉试验因素的分析第37-41页
        2.1.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分析第37页
        2.1.2 骨料的影响分析第37-38页
        2.1.3 含水量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2.1.4 干湿条件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2.1.5 龄期的影响分析第40页
        2.1.6 试件尺寸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2.2 试验装备的选择第41-44页
    2.3 试验试件的制备第44-48页
    2.4 试件的处理第48-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动弯拉特性影响研究第51-80页
    3.1 试验方案第51-53页
        3.1.1 试验目的及内容第51页
        3.1.2 试验加载方案第51-52页
        3.1.3 试验过程第52-53页
    3.2 试验数据的处理第53-76页
        3.2.1 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研究分析第53-58页
        3.2.2 峰值应变的研究分析第58-62页
        3.2.3 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分析第62-69页
        3.2.4 弹性模量的研究分析第69-74页
        3.2.5 泊松比的研究分析第74-76页
    3.3 历经荷载历史混凝土动态破坏机理分析第76-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四章 分级持荷对混凝土动弯拉特性影响研究第80-104页
    4.1 持荷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概况第80-81页
    4.2 试验方案第81-82页
        4.2.1 试验目的及内容第81页
        4.2.2 试验加载方案第81页
        4.2.3 试验过程第81-82页
    4.3 试验数据的处理第82-101页
        4.3.1 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研究分析第82-86页
        4.3.2 峰值应变的研究分析第86-90页
        4.3.3 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分析第90-95页
        4.3.4 弹性模量的研究分析第95-99页
        4.3.5 泊松比的研究分析第99-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第五章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第104-114页
    5.1 损伤变量的确定第104-109页
        5.1.1 混凝土的宏观与细观力学特性第104-106页
        5.1.2 弹性模量定义损伤变量第106-107页
        5.1.3 波(声)速定义损伤变量第107-108页
        5.1.4 其他方式定义损伤变量第108-109页
    5.2 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第109-112页
        5.2.1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分类第109-111页
        5.2.2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推导第111-112页
    5.3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基于损伤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第114-131页
    6.1 基于损伤混凝土动态受压本构模型第114-119页
        6.1.1 混凝土抗压模型的构建第114-115页
        6.1.2 混凝土动态抗压模型的构建第115-116页
        6.1.3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抗压模型的构建第116-119页
    6.2 基于损伤混凝土动态受拉本构模型第119-123页
        6.2.1 混凝土抗拉模型的构建第119-120页
        6.2.2 混凝土动态抗拉模型的构建第120-121页
        6.2.3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动态抗拉模型的构建第121-123页
    6.3 基于损伤混凝土动态弯拉有限元分析第123-130页
        6.3.1 混凝土有限元平衡方程第123-126页
        6.3.2 非线性动力方程有限元分析第126-127页
        6.3.3 混凝土动弯拉有限元分析第127-130页
    6.4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1-134页
    7.1 总结第131-132页
    7.2 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顶长脉冲强磁场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一篇:生活垃圾渗沥液污染红壤的生态效应及修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