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自动跟踪及MPPT控制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光伏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光伏发电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双轴跟踪技术的研究 | 第17-26页 |
2.1 太阳跟踪装置的选取 | 第17-21页 |
2.2 太阳跟踪技术的选取 | 第21-24页 |
2.2.1 光强检测跟踪法 | 第21-22页 |
2.2.2 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法 | 第22-23页 |
2.2.3 光强检测跟踪与视日轨迹跟踪结合 | 第23-24页 |
2.3 全方位双轴跟踪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 | 第26-41页 |
3.1 光伏电池的概述 | 第26-32页 |
3.1.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3.1.2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 第27-28页 |
3.1.3 光伏电池的电气特性 | 第28-32页 |
3.2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 | 第32-39页 |
3.2.1 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原理 | 第32页 |
3.2.2 常见MPPT算法介绍 | 第32-39页 |
3.2.2.1 恒定电压法跟踪 | 第33-34页 |
3.2.2.2 电压扰动观测法 | 第34-35页 |
3.2.2.3 电导增量法 | 第35-37页 |
3.2.2.4 模糊逻辑控制法 | 第37-38页 |
3.2.2.5 神经网络控制法 | 第38-39页 |
3.3 MPPT控制算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54页 |
4.1 控制器的介绍 | 第41-42页 |
4.2 光强检测模块的设计 | 第42-46页 |
4.2.1 光电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 | 第42-44页 |
4.2.2 光强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44-46页 |
4.3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4.3.1 步进电机的介绍 | 第46页 |
4.3.2 驱动器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4.4 时钟电路的设计 | 第48-49页 |
4.5 角度传感器的介绍 | 第49-50页 |
4.6 MPPT电路设计 | 第50-53页 |
4.6.1 DC/DC转换电路 | 第50-52页 |
4.6.2 Boost电路的参数设定 | 第52-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9页 |
5.1 太阳跟踪主程序 | 第54-55页 |
5.2 光强检测跟踪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5.3 视日轨迹跟踪程序设计 | 第56页 |
5.4 最大功率点跟踪设计 | 第56-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6.1 测试方案 | 第59-60页 |
6.2 测试结果 | 第60-66页 |
6.2.1 太阳跟踪的测试 | 第60-62页 |
6.2.2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与比较 | 第62-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