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同步及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2.1 正交频分复用原理 | 第14-18页 |
2.1.1 单载波传输与多载波传输 | 第14-15页 |
2.1.2 正交频分复用原理 | 第15-18页 |
2.2 相干检测系统原理 | 第18-20页 |
2.2.1 光发射机结构 | 第18-19页 |
2.2.2 光接收机结构 | 第19-20页 |
2.3 CO-OFDM系统信号处理流程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速CO-OFDM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 第23-38页 |
3.1 VPI-OFDM仿真系统的全局参数设定 | 第24页 |
3.2 MATLAB与VPI的数据链接 | 第24-27页 |
3.3 数模转换与电光调制部分 | 第27-32页 |
3.4 CO-OFDM仿真系统的搭建及验证 | 第32-37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4章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的同步技术 | 第38-52页 |
4.1 循环前缀的作用 | 第38-40页 |
4.2 符号定时同步 | 第40-44页 |
4.2.1 符号定时偏差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2 符号定时偏差的补偿 | 第42-44页 |
4.3 载波频率偏移同步 | 第44-51页 |
4.3.1 频率偏移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2 载波频率偏移的估计技术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CO-OFDM系统的子载波恢复技术 | 第52-68页 |
5.1 导频结构 | 第52-55页 |
5.2 相位噪声及信道色散对接受信号的影响 | 第55-60页 |
5.3 子载波恢复技术研究 | 第60-67页 |
5.3.1 LS算法分析 | 第60-61页 |
5.3.2 基于LS算法的相位噪声恢复 | 第61-63页 |
5.3.3 基于LS算法的信道估计与补偿 | 第63-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