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第Ⅳ族元素有机化合物论文--硅有机化合物论文

高含氢硅油的合成及其环氧/长链烷基的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有机硅材料的发展历史第10-11页
    1.3 高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第11-14页
        1.3.1 高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第12-14页
        1.3.2 高含氢硅油的应用第14页
    1.4. 改性硅油的分类第14-21页
        1.4.1 环氧改性硅油第14-16页
        1.4.2 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第16-18页
        1.4.3 氨基改性硅油第18-20页
        1.4.4 聚醚改性硅油第20-21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21-23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2.2 实验设计第24-27页
        2.2.1 高含氢硅油的制备第24-25页
        2.2.2 固载催化剂的制备第25-26页
        2.2.3 环氧/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的制备第26-27页
    2.3 硅油的表征第27-29页
        2.3.1 高含氢硅油含氢量的测定第27页
        2.3.2 高含氢硅油特性粘度的测定第27-28页
        2.3.3 硅油的红外表征第28-29页
        2.3.4 硅油运动粘度的测定第29页
        2.3.5 硅油折光率的测定第29页
    2.4 固载催化剂的表征第29-31页
        2.4.1 SEM分析第29页
        2.4.2 FT-IR分析第29-30页
        2.4.3 XPS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高含氢硅油的制备及表征第31-40页
    3.1 高含氢硅油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1-38页
        3.1.1 滴加速度的影响第31-33页
        3.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3-34页
        3.1.3 催化平衡时间的影响第34-35页
        3.1.4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5-37页
        3.1.5 封端剂MM用量的影响第37-38页
    3.2 FT-IR表征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高含氢硅油的环氧改性研究第40-59页
    4.1 均相催化剂催化正交实验分析第40-43页
    4.2 均相催化剂催化平行实验分析第43-48页
        4.2.1 催化剂浓度对环氧改性硅油的影响第43-44页
        4.2.2 反应温度对环氧改性硅油的影响第44-45页
        4.2.3 Si-H与C=C摩尔比对环氧改性硅油的影响第45-47页
        4.2.4 反应时间对环氧改性硅油的影响第47-48页
    4.3 固载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第48-52页
        4.3.1 SEM分析第48-49页
        4.3.2 FT-IR分析第49-50页
        4.3.3 XPS分析第50-52页
    4.4 固载催化剂催化平行实验分析第52-57页
        4.4.1 固载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2-53页
        4.4.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3-54页
        4.4.3 Si-H与C=C摩尔比的影响第54-55页
        4.4.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5-57页
        4.4.5 固载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第57页
    4.5 FT-IR表征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高含氢硅油的长链烷基改性研究第59-73页
    5.1 均相催化剂催化正交实验分析第59-61页
    5.2 均相催化剂催化平行实验分析第61-66页
        5.2.1 催化剂浓度对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的影响第61-62页
        5.2.2 反应时间对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的影响第62-64页
        5.2.3 反应温度对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的影响第64-65页
        5.2.4 Si-H与C=C摩尔比对长链烷基改性硅油的影响第65-66页
    5.3 固载催化剂催化平行实验分析第66-71页
        5.3.1 固载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66-67页
        5.3.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7-69页
        5.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9-70页
        5.3.4 Si-H与C=C摩尔比的影响第70-71页
        5.3.5 固载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第71页
    5.4 FT-IR表征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防锈乳液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苦参总碱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及其在高吸水树脂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