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绪论 | 第14-19页 |
1.1 问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1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第19-20页 |
2.1.1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界定 | 第19页 |
2.1.2 对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范围两个层面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 | 第20-22页 |
2.2.1 机制 | 第20页 |
2.2.2 保障机制 | 第20-21页 |
2.2.3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 | 第21页 |
2.2.4 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三者之间关系 | 第21-22页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4 经济学理论 | 第22-24页 |
2.4.1 海洋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22-23页 |
2.4.2 海洋生态环境的外部性 | 第23-24页 |
3.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概论 | 第24-30页 |
3.1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 第24-26页 |
3.1.1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 第24-25页 |
3.1.2 海洋功能区基本满足使用 | 第25页 |
3.1.3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堪忧 | 第25-26页 |
3.1.4 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频发 | 第26页 |
3.2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 第26页 |
3.2.2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 第26-27页 |
3.2.3 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 | 第27页 |
3.2.4 其他生态破坏 | 第27-28页 |
3.3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 | 第28-30页 |
3.3.1 陆源污染 | 第28页 |
3.3.2 倾倒废弃物污染 | 第28-29页 |
3.3.3 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 | 第29页 |
3.3.4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 | 第29页 |
3.3.5 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 | 第29-30页 |
4.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47页 |
4.1 建国以来关于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变迁的大事记 | 第30-34页 |
4.2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各主体及其行为分析 | 第34-39页 |
4.2.1 政府 | 第34-37页 |
4.2.2 企业 | 第37-38页 |
4.2.3 公众 | 第38页 |
4.2.4 其他组织和机构 | 第38-39页 |
4.3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法规综述 | 第39-41页 |
4.3.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保障法规总体现状 | 第39-41页 |
4.3.2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主要执法部门及其主要职能 | 第41页 |
4.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41-43页 |
4.4.1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4.4.2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保障法规存在的不足 | 第42页 |
4.4.3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保障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5 影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的关键性因素分析 | 第43-47页 |
4.5.1 技术因素——决定作用 | 第44页 |
4.5.2 资金因素——重要作用 | 第44页 |
4.5.3 人的因素——核心作用 | 第44-47页 |
5.国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借鉴 | 第47-49页 |
5.1 重视海洋科技规划,推进科技兴海战略 | 第47页 |
5.2 重视海岸带管理,对海岸带实行一体化管理 | 第47页 |
5.3 重视沿海城市群的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治理工作 | 第47-48页 |
5.4 重视结果管理,量化污染指标体系,实行有力监督模式 | 第48页 |
5.5 将发展旅游业与保护海洋环境相结合 | 第48-49页 |
6.完善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的设想 | 第49-52页 |
6.1 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 第49页 |
6.2 完善地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 第49-50页 |
6.3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的构建 | 第50页 |
6.4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 | 第50-51页 |
6.5 加大海洋环保投入,发展海洋环保产业 | 第51页 |
6.6 完善海洋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第51页 |
6.7 宣扬蓝色国土,提高全民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第51-52页 |
7.关于完善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的配套措施 | 第52-54页 |
7.1 从根源上治理陆源排海污水 | 第52页 |
7.2 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第52页 |
7.3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的研究 | 第52页 |
7.4 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
发表的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