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度测定及时空差异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1 国际研究趋势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3-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港城关系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第17-25页
    2.1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模型第17-21页
        2.1.1 基本概念第17-18页
        2.1.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1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21页
        2.2.2 核密度估计第21页
        2.2.3 D-S证据理论第21-22页
        2.2.4 熵值法第22-23页
    2.3 指标体系构建第23-25页
        2.3.1 指标构建与指标说明第23-24页
        2.3.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4-25页
3 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分析第25-3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3.1.1 港口的发展概况第26页
        3.1.2 城市的发展概况第26页
        3.1.3 港城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第26-27页
    3.2 数据来源第27页
    3.3 港口和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27-29页
        3.3.1 港口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27-28页
        3.3.2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28-29页
    3.4 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分析第29-31页
        3.4.1 耦合协调度时间差异分析第29-30页
        3.4.2 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第30-31页
    3.5 耦合协调度类型的空间组合第31-33页
4 环渤海地区港城关系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3-38页
    4.1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第33-35页
    4.2 港城动力分类及其制约因素第35-38页
5 促进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8-45页
    5.1 国际经验借鉴第38-41页
        5.1.1 新加坡港第38-39页
        5.1.2 迪拜港第39页
        5.1.3 鹿特丹港第39-40页
        5.1.4 汉堡自由港第40页
        5.1.5 国际著名港口的启示第40-41页
    5.2 国内港口城市发展的启示第41-43页
        5.2.1 上海港第41页
        5.2.2 广州港第41-42页
        5.2.3 宁波-舟山港第42页
        5.2.4 国内港口城市发展的启示第42-43页
    5.3 环渤海地区实现港城耦合协调发展的措施第43-45页
        5.3.1 从港口的角度出发第43-44页
        5.3.2 从城市的角度出发第44-4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6.1 创新点第45-46页
    6.2 不足和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辽宁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招远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