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3-54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13-21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3-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 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 第16-17页 |
4 临床疗效判定 | 第17-19页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9页 |
6 临床研究记录 | 第19-20页 |
7 统计学处理 | 第20-21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1 入组情况 | 第21页 |
2 入组前一般资料分析 | 第21-23页 |
3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 第23-25页 |
4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25-26页 |
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6页 |
6 体力状况比较 | 第26-27页 |
7 G-CSF的使用情况比较 | 第27页 |
8 安全性评价 | 第27-29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29-40页 |
1 夏师治验总结 | 第29-31页 |
2 芪归益白方方论 | 第31-37页 |
3 临床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1 | 第46-47页 |
附录2 | 第47-48页 |
附录3 | 第48-54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54-69页 |
一、西医学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概述 | 第54-58页 |
1 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概述 | 第54-55页 |
2 白细胞生理 | 第55-56页 |
3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概述 | 第56-58页 |
二、中医药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概述 | 第58-62页 |
1 中医病名 | 第58页 |
2 病因病机 | 第58-59页 |
3 治则治法 | 第59-60页 |
4 中医治疗 | 第60-62页 |
三、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