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金矿资源概述 | 第13-15页 |
1.1.1 我国金矿资源的储存状况 | 第13页 |
1.1.2 我国金矿资源特点及分类 | 第13-14页 |
1.1.3 金矿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 第14页 |
1.1.4 中国黄金矿山生产特点 | 第14-15页 |
1.2 金矿尾矿资源概述 | 第15页 |
1.3 金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1.4 金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5 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应用 | 第17-20页 |
1.5.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第17-18页 |
1.5.2 浸矿细菌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3 浸矿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第19-20页 |
1.5.4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金银矿石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6 硫脲法在尾矿回收金领域应用 | 第20-22页 |
1.6.1 硫脲法概述 | 第20-21页 |
1.6.2 硫脲浸金试验因素的调控 | 第21-22页 |
1.6.3 硫脲法应用实例 | 第22页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2-23页 |
2 微生物氧化预处理菌种的筛选 | 第23-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试验原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剂及其配比 | 第23-24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菌种富集培养 | 第24-25页 |
2.2.2 菌种传代培养 | 第25页 |
2.2.3 菌种驯化 | 第25页 |
2.2.4 菌种鉴定 | 第25页 |
2.2.5 菌种生长曲线 | 第25-2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2.3.1 菌种筛选结果 | 第26页 |
2.3.2 菌种生长曲线 | 第26-27页 |
2.3.3 菌种鉴定 | 第27页 |
2.4 矿样成分分析 | 第27-29页 |
2.4.1 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4.2 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3 微生物氧化预处理试验 | 第29-36页 |
3.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29页 |
3.2 后续硫脲浸金试验金的浸出率计算 | 第29页 |
3.3 微生物氧化预处理对硫脲浸金试验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3.4 菌种接种量和预处理时间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3.5 矿粉粒度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2页 |
3.5.1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页 |
3.6 液固比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2-33页 |
3.6.1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3.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页 |
3.7 水质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3-34页 |
3.7.1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页 |
3.8 菌种培育及驯化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4-35页 |
3.8.1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3.8.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超声波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试验 | 第36-40页 |
4.1 试验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36页 |
4.2 硫脲浸金试验金浸出率的计算 | 第36页 |
4.3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1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4.4 超声波发射功率对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1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硫脲浸金试验的条件优化 | 第40-49页 |
5.1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1.1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5.2 浸出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1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5.3 pH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1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3页 |
5.4 硫脲溶液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1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5.5 Fe_2(SO_4)_3质量分数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5.5.1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5.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5.6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硫脲浸金的影响 | 第45-46页 |
5.6.1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5.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5.7 超声波处理功率对硫脲浸金的影响 | 第46-47页 |
5.7.1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5.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5.8 综合性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47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6 浮选—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硫脲浸金综合试验 | 第49-51页 |
6.1 总的金回收率的计算 | 第49页 |
6.2 浮选—微生物氧化预处理—硫脲浸金综合试验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