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8页 |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0-17页 |
1.1 背景 | 第10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10-12页 |
1.3 临床表现 | 第12-13页 |
1.4 影像学表现 | 第13-14页 |
1.5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6 治疗 | 第15-16页 |
1.7 总结 | 第16-17页 |
2 祖国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3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1 试验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2 方法 | 第18页 |
2.3 试验步骤 | 第18页 |
2.4 结果 | 第18页 |
3 病例选择 | 第18-20页 |
3.1 临床表现 | 第18-19页 |
3.2 专科查体 | 第19页 |
3.3 骨质疏松症诊断 | 第19页 |
3.4 辅助检查 | 第19页 |
3.5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3.6 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3.7 病例的脱落 | 第20页 |
3.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20页 |
4 观察项目 | 第20页 |
4.1 一般项目 | 第20页 |
4.2 观察指标 | 第20页 |
4.3 疗程 | 第20页 |
5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0-21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21页 |
7 临床资料 | 第21-31页 |
7.1 治疗方案 | 第22-24页 |
7.2 结果 | 第24-26页 |
7.3 结论 | 第26页 |
7.4 典型病例 | 第26-3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38页 |
1 采用何种微创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 | 第31-33页 |
1.1 机械稳定理论 | 第31页 |
1.2 椎体内压力释放理论 | 第31页 |
1.3 骨水泥的热效应 | 第31页 |
1.4 PMMA毒性理论 | 第31-33页 |
2 术后残留腰痛原因分析 | 第33页 |
3 关于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 | 第33-35页 |
3.1 骨水泥渗漏 | 第33-34页 |
3.2 神经系统损伤 | 第34页 |
3.3 邻近椎体继发骨折 | 第34页 |
3.4 迟发性骨水泥移位 | 第34-35页 |
4 并发症的预防 | 第35-36页 |
4.1 骨水泥渗漏的预防 | 第35页 |
4.2 远期并发症的预防 | 第35-36页 |
5 骨质疏松的中医中药治疗 | 第36页 |
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36页 |
7 展望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总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