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野下的贾平凹创作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存在主义的主要哲学观念和文学观念 | 第10-21页 |
一、 存在主义主要哲学观念 | 第10-15页 |
二、 存在主义的主要文学问题 | 第15-18页 |
三、 存在主义与中国新时期文化语境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贾平凹创作个性的存在主义观照 | 第21-30页 |
一、 存在与孤独:贾平凹的生命体验写作 | 第21-23页 |
二、 存在与焦虑:贾平凹的主体性世界 | 第23-26页 |
三、 存在与超越:贾平凹的创作活动 | 第26-30页 |
第三章 贾平凹作品的存在主义解读与评析 | 第30-43页 |
一、 《浮躁》:人的自由选择与主体自由精神 | 第30-33页 |
二、 《废都》:精神“废都”和存在危机 | 第33-36页 |
三、 《秦腔》:异化、冷漠的乡村病相报告 | 第36-39页 |
四、 《带灯》:反抗的绝望与救赎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贾平凹创作的存在主义悲剧性 | 第43-49页 |
一、 贾平凹创作的存在主义意义价值 | 第43-45页 |
二、 贾平凹创作的局限性与悲剧性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