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高电压绝缘技术论文--绝缘的试验与检查论文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GIS 局部放电监测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思路和目标第10-11页
    1.4 论文的工作的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GIS 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的原理第13-19页
    2.1 局部放电分类第13-14页
    2.2 局部放电监测的类型第14-15页
        2.2.1 脉冲电流法第15页
        2.2.2 超声波法第15页
        2.2.3 超高频法第15页
    2.3 局部放电技术第15-16页
        2.3.1 局部放电产生第15-16页
        2.3.2 局部放电存在的弊端第16页
    2.4 超声波信号传感技术第16-17页
        2.4.1 超声信号传感与外部放电检测方法第16-17页
        2.4.2 GIS 内部放电监测方法第17页
    2.5 UHF 电磁波信号传感第17-19页
        2.5.1 UHF 电磁波信号传感的特点第17-18页
        2.5.2 局部放电产生的超高频信号传播第18-19页
第三章 GIS 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组建第19-33页
    3.1 GIS 内部放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第19-21页
        3.1.1 GIS 局部在线系统监测各项要求第19-20页
        3.1.2 GIS 局部监测系统各项配置要求第20-21页
        3.1.3 便携式 GIS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第21页
    3.2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系统设计第21-29页
        3.2.1 传感器第22-28页
        3.2.2 传感器技术参数第28-29页
    3.3 信号处理单元第29-30页
    3.4 系统通讯方式设计第30-33页
        3.4.1 通讯结构第31页
        3.4.2 通讯协议第31-33页
第四章 程序设计及功能介绍第33-46页
    4.1 程序说明第33-37页
    4.2 显示界面第37-46页
        4.2.1 显示功能第37页
        4.2.2 主界面第37-38页
        4.2.3 参数管理第38-39页
        4.2.4 用户管理第39-40页
        4.2.5 添加用户功能第40页
        4.2.6 删除用户功能第40页
        4.2.7 编辑用户功能第40-41页
        4.2.8 设备管理第41-43页
        4.2.9 数据分析第43-44页
        4.2.10 趋势分析第44-45页
        4.2.11 报警记录第45页
        4.2.12 日志管理第45-46页
第五章 GIS 局部放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第46-56页
    5.1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第46页
        5.1.1 GIS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思路第46页
        5.1.2 通信通道建设和调试工作第46页
    5.2 系统各部件的安装第46-48页
        5.2.1 外置式高频传感器的安装第46-47页
        5.2.2 数据集中器的安装第47页
        5.2.3 工作站机柜的安装第47页
        5.2.4 主站服务器的安装第47页
        5.2.5 通信安装第47-48页
    5.3 GIS 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的安装验收第48-52页
        5.3.1 设备安装验收表第48-49页
        5.3.2 设备调试验收表第49-52页
    5.4 系统验收过程问题第52-53页
        5.4.1 集中器内部走线不科学第52-53页
        5.4.2 现场走线槽需要更改第53页
        5.4.3 集中器散热程度不高第53页
        5.4.5 系统菜单显示数据多为英文版第53页
    5.5 在线监测系统的优点第53-54页
        5.5.1 信号采用光纤传输第53页
        5.5.2 超高频传感器技术突破第53-54页
        5.5.3 超高频传感器配置优化第54页
    5.6 在线检测系统存在的不足第54-56页
        5.6.1 系统识别模式有待改进第54页
        5.6.2 合理调节阈值第54页
        5.6.3 浏览方式占用资源过多第54-55页
        5.6.4 监测点之间的联系薄弱第55页
        5.6.5 加强局部信号定位精准度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6kV智能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AVC系统在保定电网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