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南亚论文--印度论文--印度共和国时期(1947年~)论文

冷战后印度“东向政策”:动因、影响及限制因素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选题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3页
        (二) 实践意义第13页
    三、研究现状概述第13-2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四、研究方法第20页
        (一) 历史分析方法第20页
        (二) 诠释学方法第20页
        (三) 层次分析法第20页
    五、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可能的创新第20-22页
        (一)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0-21页
        (二) 本文的可能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冷战后印度“东向政策”的动因第22-31页
    一、获取经济利益是印度“东向政策”的根本驱动力第22-23页
    二、“东向政策”是印度外交政策调整的重要实践第23-26页
    三、军事与安全需求是印度“东向政策”的重要考量第26-28页
    四、地缘政治因素是印度“东向政策”的必然选择第28-29页
    五、历史文化相关性是印度“东向政策”的社会因素第29-31页
第三章 冷战后印度“东向政策”的进展第31-39页
    一、“东向政策”第一阶段:经济为先导,政治军事为辅助第31-35页
        (一) 不断深化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第31-32页
        (二) 政治交往密切第32-33页
        (三) 军事安全合作不断强化第33-35页
    二、“东向政策”第二阶段: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发展第35-39页
        (一) 政治领域第35-36页
        (二) 经济领域第36-37页
        (三) 安全领域第37-39页
第四章 冷战后印度“东向政策”的影响第39-51页
    一、“东向政策”是推动亚太地区合作的一个重要变量第39-41页
    二、“东向政策”对东盟的影响第41-43页
        (一) 加强了东盟与印度的经贸合作联系第41-42页
        (二) 有利于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第42-43页
        (三) 印度“东向政策”有利于加强地区联系第43页
    三、“东向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第43-47页
        (一) “东向政策”的积极影响第43-45页
        (二) “东向政策”的消极影响第45-46页
        (三) 中国对“东向政策”的应对之策第46-47页
    四、“东向政策”对美、日的影响第47-49页
    五、“东向政策”对印度的影响第49-51页
第五章 冷战后印度“东向政策”的限制因素第51-57页
    一、国内问题是制约“东向政策”实施的根本因素第51-53页
    二、国际环境是制约“东向政策”发展的外部因素第53-57页
        (一) 东盟因素第53-54页
        (二) 美国因素第54-55页
        (三) 中国因素第55页
        (四) 日本因素第55-57页
结束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
下一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