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观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第10-15页 |
一、历史沿革 | 第10页 |
二、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三、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四、针灸疗法 | 第11-12页 |
五、穴位埋线法 | 第12-14页 |
六、其他外治疗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第15-18页 |
一、流行病学 | 第15页 |
二、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三、治疗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8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8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18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18-19页 |
五、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1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随机分组 | 第19页 |
二、方法 | 第19-20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2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一、基线比较 | 第21-22页 |
二、疗效学评分比较 | 第22-24页 |
三、RQLQ评分比较 | 第24页 |
四、安全性及不良事件记录 | 第24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24-27页 |
一、将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纳入观察指标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二、取穴依据 | 第25-26页 |
三、AR复发的原因分析 | 第26页 |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