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论列宁的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2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 关于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来源方面第10页
        2. 关于列宁党内民主理论的内容和原则方面第10-11页
    (三) 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第12-19页
    (一)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形成时期的社会背景第12页
        1.世界范围内民主发展进程第12页
        2. 俄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第12页
    (二)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来源第12-1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理论第12-14页
        2. 卡尔·考茨基和罗莎·卢森堡的理论和观点第14-16页
    (三)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16-19页
        1.党内民主建设要根据国内革命形势灵活制定方针政策第16-17页
        2. 建党经验总结得出党内民主需要党内监督第17-19页
二、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第19-28页
    (一)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于党内民主的探索第19-21页
        1. 国内形势紧迫,列宁主张“集中制”建党第19-20页
        2. 1905 年革命后,列宁主张由集中制向民主集中制过度第20-21页
    (二)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于党内民主的继续探索第21-28页
        1. 内战前的短暂和平时期,列宁抓紧机会发展党内民主第21-22页
        2. 内战时期俄国内外交困,党内民主建设停滞第22-24页
        3. 建设时期,列宁对党内民主思想的探索第24-26页
        4. 列宁晚年时期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艰辛探索第26-28页
三、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8-34页
    (一) 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第28-29页
    (二) 党的选举制和罢免制第29-30页
    (三)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第30-31页
    (四) 集体领导制度第31-32页
    (五) 党内监督制度第32-33页
    (六) 党员教育制度第33-34页
四、 对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评价与认识第34-41页
    (一)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贡献第34-35页
        1.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意义第34-35页
        2. 列宁是追求和探索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典范第35页
    (二) 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局限第35-38页
        1.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总体上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第36页
        2.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细节方面有所疏忽第36-37页
        3. 关于党内机构设置的思想中有党政不分的倾向第37页
        4. 关于党内民主的一些设计中含有理想化成分第37-38页
    (三) 对于列宁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的认识第38-41页
        1. 党内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党内民主建设的推进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动第38页
        2. 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实现党内民主需要监督、需要制度第38页
        3. 党内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的生命第38-39页
        4. 党内民主建设要循序渐进第39页
        5. 当今怎样加强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下一篇:党代会代表密切联系党员群众问题研究